143、第 143 章(2/2)

洛金玉早就向沈无疾自述过身世,可后来再没提了。

他自然以父亲为荣,可新帝已为崔家平反了名声,洛金玉觉得这足以告慰家人在天之灵,并没想过抖露身世,以此为自个儿谋资质本钱。

可他却漏了一件事儿:他夫人惯爱“抠抠搜搜”,有“便宜”没占,就等于血亏!

洛金玉若不做官也罢,若他今后做官,哪能不往帽子上再多镶嵌几块儿“宝石”,好叫众人更心甘情愿地帮衬着他些?

可沈无疾又知枕边人性情高洁,想必不愿借祖荫,他便索性先斩后奏。

皇帝一怔,看向洛金玉:“当真?”

事已至此,洛金玉只好答道:“臣乃遗腹子。当年家人蒙难,母亲已腹中有孕,她艰难逃出,生下臣,独自将臣抚养成人。”

皇帝连连摇头,感慨道:“唉,竟是这样。”他轻轻踢了沈无疾的鞋子一脚,道,“你也不早说!”

沈无疾忙道:“子石他秉性纯良,不愿借父辈声势,连奴婢也一直瞒着。奴婢也是昨儿听他说漏了嘴,今儿又听您提起崔阳山,才……”

皇帝叹息半晌,竟起身下了玉石阶。

众臣纷纷跪倒,口呼“万岁”。

皇帝匆匆来到洛金玉面前,扶住他:“起来!唉,子石,你让朕说你什么好?若非沈无疾说,你还想瞒朕到何时?”

皇帝也有皇帝的盘算。

他不傻,哪能看不透沈无疾的小算盘?

之所以顺着台阶下,是因此事正中他下怀。

他一个外来人做皇帝,要培养自个儿的心腹直系,就得是洛金玉这样子的贫寒读书人,背后没那些已发展多年、根底复杂的世家势力。

且,选中洛金玉,还可一箭双雕。

洛金玉耿直忠贞,而沈无疾对他一片痴心,那么,只要把握住了洛金玉,还愁不能“挟洛子石以令沈无疾”吗?

沈无疾就是个奸的,也得当忠的;而沈无疾若是忠的,就是忒有用的助力!

如今乍闻洛金玉竟还和大儒崔阳山有如此干系,岂不是天赐良机,叫他利用这事儿将洛金玉迅速立起来,做天下读书人的头儿?

况且,崔家满门被灭,就剩一个洛金玉,还是个断袖,不怕他也成那些门阀世家。

这着实是一门稳赚不赔的好买卖,皇帝如何能不激动,如何能不高兴?如何能不越看洛金玉越顺眼,恨不得直接搓怀里连声呼唤大宝贝?!

洛金玉倒很平静,不卑不亢道:“臣无意瞒君,只是不觉有说的必要。父亲是父亲,臣是臣,他未曾享受臣为子之孝,臣又怎能借他名声抬高自己。”

“听听!听听!”皇帝越发亢奋,扶着他,对周围人道,“不愧是大儒之子,这等心性,这等胸怀,堪为天下人之表率啊!”

洛金玉:“……”

“唉!你们崔家也是倒霉,一家子遭曹国忠诬陷,受了大难。好容易留了你这一根独苗,你竟也蒙冤入狱了三年。”皇帝唉声叹气,义愤填膺,义正词严,“好在老天可算开了眼,叫你苦尽甘来!”他猛地转身,激动叫道,“阁老!阁老!”

阁老还在打瞌睡,一时没搭理他。

“算了,别叫他了。老人家起这么早不容易。”皇帝慈爱说完,回头又抓住洛金玉道,“父子皆中三元,父亲忠烈,儿子孝义,母亲贤良,实在是一段佳话!不流传千古都可惜了!着翰林院这个月别干别的事了,好好将这事写写,编撰成册,就叫——”他沉吟片刻,没想出好名儿来,只得道,“诸位爱卿集思广益,这册子叫个什么名儿好?待编撰成了,下发各地,教诲民众。”

嘉王急忙道:“这等佳事,皇上可定要交给臣的书局来承印!”

“好,好,这事儿就由你负责!”皇帝又问,“曹贼死了,崔家祖产哪儿去了?”

沈无疾再度开口:“禀圣上,曹贼名下财物房产都充归了国库。当时因不知崔家尚有后人,崔家祖产也一并算了进去。”

皇帝道:“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现在子石在,自然要将东西都还给人家。”

沈无疾忙道:“您圣明!”

洛金玉却道:“臣先谢过皇恩。可臣祖宅祖田皆在晋阳,臣则在京城成家,想也少回祖地。那些地产臣用不着,无需还给臣。只是,臣祖上家人皆爱读书,亦爱教人读书,而臣幼时贫寒,幸得诸位先生扶助,方能继续学业。若能将祖宅改做书院,教授好学却交不起束脩的学生,又或分与寒士躲避风雨,或是好事。”

皇帝道:“用不用得着是一回事,还不还你是另一回事!总之还是还给你,你自个儿爱建书院,爱送人住,都是你的事了,行吧?”

洛金玉跪地谢恩。

再往后,皇帝接连赏赐慰问,更追封洛金玉的母亲,为她立烈母祠等后续,在此不多赘言了。

就这样,洛金玉于万众瞩目下步入了官场,掀开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

早在沈无疾与洛金玉成亲之前,明庐就已第一时间向他爹明先生去信,说寻到了弟弟明月,要接爹来京城父子相认。可明先生办着私塾,有学生十来个,只得强忍急切,先安顿好一切,方动身前去京城。

他到时,已是春闱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