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页(1/2)

闻人湙知道容莺心存芥蒂,却也依旧抱着希望,愿二人能和好如初。自从流落民间,他一路摸爬滚打,说是在炼狱中厮杀也不为过,即便他是恶鬼,如今也有些贪恋人世的温暖了。

在珑山寺初遇,她面露怯色,频频看他,暗自红了一张脸。

闻人湙知道自己与她心中的喜欢的先生,差距实在不小,却也心存侥幸,望她能念在自己的好上,也能接受他真实的面目。

子夜时分,深宫的中的夜晚总是寂静到让人不安,就像这黑沉沉的夜色中蛰伏了一只猛兽般。

而以往,闻人湙总习惯披着衣裳,坐在书案前看折子,时而去看一眼被撑起轮廓的被褥,想到其中正安心熟睡的容莺,他的心便会莫名宁静。

此刻提笔,他又下意识看去,目光落到空无一人的床榻,他微微一怔,随即捏了捏眉心,极轻地叹了口气。

他其实有很多事未曾与容莺说过,例如她名字的来源,还有他是如何历经坎坷,从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中挺过来的。奈何两人各揣心思,坦诚相待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闻人湙有许多话想说,然而写下“卿卿如晤”四字后,手上的笔再没有落下,一直等到笔尖凝聚的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他缓缓回过神,反而自嘲一笑。

没想到他自恃冷静决绝,却总在她的事上犹疑不定,想要与她说些体己话都迟迟不知如何下笔,也罢,等成婚后,二人自有数不尽的时间。

——

崔府小女崔云莺与闻人湙成婚,在这样动荡的时局中,实在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闻人湙身份特殊,到底是皇室遗孤,很可能今日的崔家小女,日后就能成为大周的皇后,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纷纷去问那崔家小女是什么人物,如何引得这姿容绝尘的帝师倾心,然而传来传去也没有个确切的答案。

崔清乐有意调走了府中侍卫,暮色将至时,容莺便以婚事操劳为由早早睡下,不允许旁人来打扰。实则与聆春一同换上采买婢女的衣服,将匕首抵在府中婆子腰上,威胁着送她们出去。

这些事崔照当然也知道,所以他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主动帮她,也不让人帮着阻拦。

容莺姜汁涂在脸上,用铅粉涂抹眉梢,衣服里也塞了棉布撑出轮廓,让自己尽量像一个粗糙不起眼的婢女。聆春则同她一样,挎着一个大篮子,面色暗黄,没有半点贵气,混在下人中都不会被注意到。

婆子不识字,才来崔府做工不久,突然被人拿着刀威胁,说什么做什么,很快就带着容莺她们出去了。

容莺顺利离开崔府,将婆子拉到无人的巷角,这才拜谢道:“方才恕我冒犯了,我这里有两锭金子,若急着用钱便拿回去,重新寻处家宅,剩余的应当够一户人家吃上三年了,还是莫要想着回府了,否则会替全家招来杀身之祸。”

她此话一半是故意说着吓这婆子,一半也是拿不准,不想拖累她性命,毕竟闻人湙要真算起账来,这带她出府的人必定第一个被推出来当替罪羊。

婆子心有余悸,不好当面发作,看她拿出金子脸色便缓和许多,忙道了谢拿着钱走了,的确被打消了回去告状的心思。

如今正值乱世,马匹最是珍贵,长安的每一匹马都做了登记,崔清乐帮她的前提,便是不允许这火烧到崔家身上,因此大多数事都要靠容莺自己解决。她不得不变卖了金钗翠钿,命聆春托了人从黑市买马,一波三折花了大价钱。

好在宫中的那阵子她不曾闲着,和萧成器一同学习了骑射,如今已经能熟练骑马了。

天色将晚的时候,她和聆春一同从暗巷中牵了马,拿着鱼符出城。

通关的鱼符是聆春得来的,她自称是从闻人湙的书房中偷偷取来一枚,容莺并没有怀疑,总归此物要助她出城,如何得来日后再问就是了。

吸取上一次被闻人湙亲自抓回去的教训,这一回容莺是累死了也不敢喘息,带着聆春马不蹄停朝着西北方向去了。

东南的路上有重兵把控,虽然能到扬州,但其中艰险更甚,她不如先离开长安,等找到三哥会和后再从长计议。

容莺抓紧缰绳,发丝被风吹散随意飞舞。

她的头顶是明月,身后是不断远去的长安城。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多烦忧。至此,闻人湙只是过去,她会找到自己的活法。

真假“我还不至于迁怒于你”

整夜赶路到底是吃不消,容莺很快便浑身都在酸痛,勉强找了一处溪流后,她将面上厚厚一层污渍洗净,又吃了几口馕饼,坐着发起愁来。

聆春看出她心情不佳,便宽慰道:“公主不必忧心,撑过这段日子,只要见到了三皇子,一切难处都能迎刃而解。”

哪里能迎刃而解,也只是说说罢了。容莺从前就是一门心思想依赖旁人,后来才发现很多时候,就如容曦说的那般,那些人不过是给她一个安慰,到了真要命的时候,还是自己靠得住。

如今这漫长的一段路,当真要靠自己了。可她从小娇养在深宫不问世事,对民间的吃喝住宿半点不懂,恰逢乱世流民四起,是否能保住性命也是要紧的事。

她又叹了口气,随即看向隐约发蓝的天际,说道:“方才经过了两处驿站,至少过了三十里,可我心中始终不安。”

按照古礼,她要在傍晚成婚,此刻崔府和宫中都该忙起来了,兴许已经有侍女准备去叫醒她了吧。只是此刻她已经跑远,再怎么追也追不上来。只要过了今日,闻人湙就会与崔清乐完婚,他们从此再无干系。

闻人湙牵着她的手试婚服的欣喜之色仍历历在目,而她转头就背弃盟约逃婚,将他置于众矢之的,逼着他要么娶崔清乐,要么就被天下人耻笑。或许从今以后,他们之间真的就只剩下深仇大恨了。等到明日知道这一切,他八成想立刻让人追杀她,来个不死不休。

想到这里,她又放不下心来。“崔照知道你我二人的计划,他也是一个谋士,疑心未必会少。闻人湙若真的发疯,他未必承受得住,唯一的补救便是将我送回去让闻人湙消气。”

聆春听到这话,立刻直起了身子,朝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公主这是怀疑他可能派人跟随?”

“我也只是猜测罢了。”闻人湙派人监视她许久,这阵子才稍有松动,导致她身在何处都觉着被人跟随,竟也生出这样的疑虑。

乱世动荡,人都奔着长安去了,离开的是少之又少,想要跟随着马蹄留下的印记追踪并不难,亦或是在半路安排人将她截住呢,闻人湙就干过不少这种事。

容莺想了想,心中越发担忧,立刻起身朝两只马走过去,聆春也起身跟随她。

“你我必须弃马,下条路改从西北走。”

聆春点头说好,又提醒道:“公主与我还是改穿男装吧,这世道女子极为不好过,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

容莺听她的话,将发髻拆开随便挽成男子的样式,等路上遇到乡镇,她再买一身粗布衣裳,用斗笠将脸遮严实。

——

都知道怀璟殿下要成婚,娶的还是传言中的崔家女郎,长安的百姓都在街头翘首以盼,等着一批又一批的兵卫通过。按照旧俗,男子这日本不该到女方娘家接亲,奈何闻人湙从来就不是遵循礼法教条的人,想怎么来便怎么来,颇有些急不可耐的意味。

崔府此刻正乱作一团,闻人湙派去监视的亲卫也浑身冷汗,不知如何与闻人湙交代,正想命人在黄昏前将容莺追回来,却不曾想闻人湙擅自做主,竟然是上午来接亲。

这是众人第一次见闻人湙脱下白衣,换上玄衣纁裳的吉服。往日被白衣消减的凌厉之气,此刻在庄严的礼服衬托下显现,许多人恍然发现,平常看着温润谦和的君子,今日竟然变得傲不可视。

待闻人湙下了马后,绶带上挂着玉钩玉佩,随着他的步伐发出清脆撞击声。玉石击打声频频响起,不禁让人侧目。

看来传闻不假,怀璟殿下当真是爱极了崔家的小女,不然也不会连礼法都忘了,这么急切地就要去娶她回去。

踏进崔府不久,崔老携妻儿迎接,其中崔照脸色尤为难看,不等他上前说些什么,安插在崔府中的侍卫已经走到了闻人湙身边,将昨夜发生的事告诉了他。

闻人湙僵站了片刻,始终一言不发。

他一言不发了多久,崔照和父亲就胆战心惊了多久,连带着几个侍卫都想立刻跪地求饶,

然而他却没有发作,只是垂眸抚了抚袖口的折痕。

封慈站的远,没能听到侍卫说了些什么,但他看到了闻人湙抚袖的手在微微颤抖,像是极力克制着什么。

崔照立刻带着父亲和家中族人跪了下去,开始一一交代昨晚的事。言辞间将崔家撇了个干净,指出一切都是容莺自己要逃,他们也是今早才知道此事,一直不敢声张。

闻人湙扫了一眼崔家的族人,微弯着眉眼,嘴角轻轻一勾,似是嘲讽,又似是在温和地笑。但任谁想都是前者,即将成婚的妻子在大婚当日逃走,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如何笑得出来。

“泠泠怎么不在?”

崔照立刻叩首,说道:“舍妹不忍殿下受此侮辱,情急之下愿顶替公主入宫,将此事平息。”

“是吗?”他面色仍旧平和,掩在袖中的指节捏得发白。

崔照以为闻人湙这是接受了,连忙带他去见崔清乐。

此刻因容莺出走,顶替她的崔清乐已经在房中梳妆打扮,一身婚服已经上身,婢女正在替她挽好发髻,凤冠就摆在缠枝莲花纹的漆盘中。

听到闻人湙到府中的消息,她心中忐忑,却又难耐欣喜,朝镜中的自己反复看去,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对比和容莺的差距。

虽然她不及容莺年纪小,却也是正值芳华风韵过人。容莺娇柔看着便让人生出怜惜之心,却难有皇后的仪态风度,她是世家名门的闺秀,要说端庄贤淑,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想到这里,她渐渐生出一丝得意来。

下人来报,说闻人湙来了,崔清乐发髻才梳完,忙就整理了衣裳出门去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