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海事署(3/3)

…………

…………

没几日,朐县城郊的一处院子被改造完毕,“大秦海事署”一块牌匾挂在府门上。

这处海事署如今已经成了整个朐县最重要的衙门,据说这是陛下钦点,由荣禄候负责管理的衙门。

海事署虽然已经建立起来,可如今也只是一个空壳子而已,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大秦第一造船厂,这是在海事署成立前便已经存在的工厂。船只是征服大海的基础,没有船一切都是空话。

盐场,这是李辰除了造船之外,第二当紧的要务。盐在大秦是一个稀罕玩意,大秦的盐如今多是出自巴蜀的矿盐。这个年代开采技术有限,盐井打不深。开采出来的盐发青不说,甚至食用过多还有中毒的危险。

虽然如今李家庄从矿盐中提取精盐的方法已经传播出去,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还是舍不得用。

这个时代的大海还没有经受后世的各种污染,海盐纯净不说,而且更容易获取,海盐基本可以说是毫无成本的东西。

一旦盐场建成,那么食盐在也不是珍贵的东西,平民百姓在也不需要为了食盐发愁。

盐是人体必须的一种物质,长时间不吃盐或者少吃盐的话。会让人体弱多病,没有力气和精神,甚至会引发失明。

“必书,这海事署的事情日后就交给你处理了。”李辰对杜必书说道。

在李家庄的时候还好,近些日子李辰突然感觉到自己手里人才的紧缺。诺大的海事署,也只能交给杜必书来负责。

“侯爷放心,必书一定不负重望。”杜必书看的出海事署的重要性,也在为自己终于能独当一面而感到窃喜。

“居然可以这般取盐,如此简单可居然没人想到。”杜必书看着李辰交给他的晒盐法的图纸,心中震惊道。

这晒盐法完全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壁垒,将海水引入蒸发池放在太阳下面晒,将海水晒到一定浓度的时候,在将海水引入结晶池。在阳光的作用下,海水会逐渐结成颗粒状的晶体。。

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钱人。在李辰强大的银钱攻势下,盐场很快在无数工人的努力下建设出来。除了盐场之外,还有一个海货加工厂也被建设起来。

如今的大海真的是资源丰富,说是瓢舀鱼也丝毫不为过。每日被冲上海滩的海带,海鱼便数不胜数。为了不浪费这大海的丰富物资,李辰自然要将这些物资卖到大秦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