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舌尖上的中国(2/3)

“民以食为天,所谓‘食色性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因此也就使这个题材有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但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加多少克油盐酱醋,再加什么食材不应是纪录片所聚焦的重点,美食只是一个媒介,我们应该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

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本质上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以一种比较慢的节奏去品味、去生活,食物应是最本初的那种食物,最干净,最朴素,也最具有自然韵味。

从文化角度探讨,美食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从人文角度出发,美食更是乡愁的象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香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美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食物勾起的不应只是对美味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从哲学角度思考,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都可以在一盘小小的菜肴中得到体现。

哪怕是同样的食物,在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味道和意涵。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食物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连接起一段段温柔的岁月。

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一个切面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段人生……”

谢丽君越看越是惊讶。

纪录美食的作品陆桥传媒也拍过,但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拍摄方式更多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为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追求的是溢出屏幕的“色香味”和“引人垂涎”的视觉效果。

可沈亦泽的这份大框架却跳出了一般美食纪录片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他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相比于美食本身,美食背后的故事,才是重点所在。

光是看文字,谢丽君的脑海便已闪过无数场景,从获取食材,到料理烹饪,再到共享美食……而在这无数场景的背后,既有文化的连接,也有人文的情怀,更有哲学的思考。

沈亦泽将谢丽君的反应尽收眼底,心里的把握顿时由七成涨到十成。

在这之前,他还是有点忐忑的,因为这份大框架他没有拜托编剧部的人代笔,而是尝试自己先写,写完发现,竟然还不错。

他的文笔跟两年前相比,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还赶不上原身,但至少已具备一定的美感,不像以前的文字,干巴巴的不比小白文强多少。

他看过的纪录片不算多,但每一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非要他从其中选一部最喜欢的,那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正如他在框架中写到的那样:“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而中国美食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哪怕是路边几块钱的小吃,也能做出极致的美味。

除了因为他本身的“好吃嘴”属性,另一个原因是他曾有幸见过《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总导演陈晓卿,不仅见过,还很是聊了一会儿,打那儿以后,沈亦泽便隔三差五地将这部纪录片翻出来重温一遍。

包括陈晓卿后来执导的《风味人间》,沈亦泽同样反反复复看过许多遍。

也因此,他对《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主线记得相当清楚,当然,具体的内容他已经忘了个七七八八,他只能提供骨架,血肉就要靠谢丽君和安安去填充了。

他相信安安能够做到。

谢丽君仔细通读一遍,脸上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年轻人,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业内传言他是文娱业的通才,对此她一向抱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态度,不予置评也从不讨论。

今日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份框架之详尽,立意之深刻,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外行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