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0章 跨领域的技术降级(2/4)

倪强道:“还有就是规模化的问题,实验版和应用版有着巨大的差别。就像大飞机似的,世界上有两大巨头,一个是波音,一个是空客。我们国内如果想推出一款大飞机,很难,但是可以做到。但这一定是实验版、测试版,只能受保护情况下的试用。距离跟波音、空客正面抗衡去争夺市场份额,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飞天数据库效果挺好,这只是早期的实验版。想要真正地商用,要么主动地缩小规模、为特定的方向服务,要么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持、更长时间的研究。”

“所以现在的数据库主流方向,是甲骨文数据库和sun的mysql开源框架。”

“没错。”

“是不是跟智能手机行业差不多,是独立运作的苹果和开源的安卓的对抗。已经瓜分了市场,就算微软想进入这个行业都不可能。”

倪强笑着说:“有几分相似之处,就像现在的大学生学习app开发,其实就是两种语言,一种是苹果系统的语言,一种是安卓系统的语言。塞班、微软、黑莓的操作系统相关研究人才,一定不如苹果和安卓那么多。不过,数据库领域要更极致,跨领域更难。”

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一个安卓开发者转型做黑莓开发,其实难度并不大,可以从甲骨文转到mysql,那就不是一个量级了,就得在技术上降级使用了。如果转到自研的飞天数据库,那隔阂就更大了。”

“这会导致人才的投入产出比太低!”

周不器这下就从成本方面明白了自研的一大困境。

现在的市场里,数据库高级人才基本就是两类,一类是研究甲骨文数据库框架,一类是研究开源的mysql框架。

就像智能手机市场里的苹果和安卓的关系。

智能手机才出现几年啊,市场已经是泾渭分明了,随便一个大学生,也知道在学习编程的时候要么学ios要么学安卓,没谁会傻乎乎地学习塞班、黑莓等一些过气的操作系统的开发语言。

数据库行业的格局早就确定了,大学的教材也完全是朝着甲骨文和mysql的方向去培养人才。

行业的潮流决定了人才的选择。

玩自研,就是脱离主流、开宗立派,这是在对抗整个世界的大潮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