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在京城(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1/3)

从皮岛到大沽,前后用了五天的时间,之所以会用那么久,是因为在渤海湾用了很长时间,辽东沦陷后,数百万辽东难民除了逃往山东、北直隶之外,还有数十万难民逃到了渤海湾诸岛,在岛上捕鱼为生,施奕文顺便拜访了一下他们,向他们底价售卖了一些粮食,然后给他们指了一条生路。

去北港!

愿意去北港的可以分到50亩田,还有能吃三个月的粮食。如此丰厚的待遇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毕竟岛上土地贫瘠,产出有限,但凡能有个好去处,他们也不会呆在这里。

因为他们自己就有海船,所以施奕文并不需要考虑运输问题,不过还是留下了一些水手,一来是帮助他们改装帆具就行,把传统的硬帆改成纵帆,虽然比不上正规的纵帆,但是逆风航行效果绝对比传统硬帆好一些。二来则是充当领航员的角色。

在大沽口等待着换乘内河船进京时,在施奕文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大沽,看着眼前桅帆如云的港口,惊讶于北方海运的发过时,毛承禄却走到了他的身边。

“那些难民到了北港,真的会给他们五十亩地?”

毛承禄是受毛文龙的差遣进京献俘的,辽阳大捷除了斩首万余之外,还俘虏了几百个旗人,官职最显赫的是个副都统,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女真鞑子都是送到京城押到太庙砍头的。

“五十亩只是基数,如果他们有能耐开垦更多的土地,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归他们。”

施奕文直接了当的说道。

“北港那边就像辽东一样,地多人少。”

“不一样的。”

毛承禄连连摇头说到。

“建奴侵占辽东之前,辽东有七八百万人,沈阳城也是几十万人的大城,辽东也没多少土地可以供人随意开垦。”

虽然毛承禄是毛文龙的义子,可他本身就是辽东人,在说话的时候,目中出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那个时候辽东是何等的繁华啊。

“家家户户能有个二三十亩地,就已经不错了,不过辽东地肥,一亩地至少能收一石半高梁,要是种水稻,怎么着也能收两三石,就是江南也比不上辽东富庶,当年但凡是有个百十亩地中等之家,谁家里没有几个朝鲜家奴,搁在关内,就是寻常小地主也不见得比辽东寻常百姓过得舒坦,……”

毛承禄说着话,目光中除了对往昔的怀念之外,更多的是发自骨子里的恨意,扶着船舷的他,双手死死的抓住船舷,因为用力过度以至于关节都发白。

“他么的,现在全都没了,都没人,人要不杀他,要不逃了,要不被掠成了建奴的奴才,就连田也荒了……人人都说辽东人不愿意种地,好当兵,施公子可知道为什么?”

突然,毛承禄扭头看着施奕文问道。

“因为想打回老家去啊!”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因为辽东人出身边塞好弓马,而是因为他们想打回老家,夺回属于他们的家业,这才是他们好当兵的原因啊!

想打回老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