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4)

李元婴自从听到李二陛下对李祐的处置之后考虑了很多。最后考虑来考虑去,李元婴决定还是该干嘛干嘛,他既不会造反,也不爱揽权,根本不必担心的,他吃喝玩乐碍着谁了?

哪怕皇兄真不放心他了,只要他没那么个心,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窝在封地上乖乖待着,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就夹起尾巴做人和那样有什么不同?

所以,还不如先玩了再说,玩完再被圈在封地里也不亏啊!李元婴暗地里把自己的想法和魏姝、武媚她们说了,她们也觉得是这个理,人活一世,总不能做什么都畏手畏脚,那样活着有什么意思?也许李元婴闹一闹,摸出更宽容的底线,她们能做的事也会更多!

李元婴便在武媚两人的帮助下写出了他交给孔颖达的那份方案。

李元婴觉得自己这个想法还是挺好的,要是你当官连底下的事都没弄清楚,你怎么为民做主怎么英明处置啊?就该把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放到对应岗位去摔打摔打!

等京畿这些上县都祸害过了,李元婴觉得还可以挑一批跟他去太原找李治,让李治安排些中县下县让他们去历练历练,再写一份分析和总结,看看下县和上县差在哪、有没有提升空间、有没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经验。

孔颖达给了准话说要帮他把方案递上去,李元婴就放心了,喜滋滋地回去和小伙伴们玩耍。

孔颖达话一出口,虽有些后悔,但还是依言去求见李二陛下。这事毕竟得国子监牵头,由他出面正适合。

李二陛下最近清静了不少,一般人没事都不敢往他跟前凑,听人说孔颖达求见,很快便让孔颖达进来坐下说话。

孔颖达没有废话,直说自己看了李元婴递上来的方案,觉得不错,可以试行。

李二陛下对孔颖达挺放心,毕竟孔颖达是孔家传人,声名在外,还是当初早早跟着他的十八学士,国子监由孔颖达负责是最佳选择。听他又是为李元婴来的,李二陛下还打趣道:“自从元婴去了国子监,孔卿你来求见朕的次数都变多了。”

孔颖达老脸绷着,一板一眼地回道:“臣老了,心思不如滕王殿下灵活,想不出滕王殿下这些新想法。”

李二陛下不以为忤,叫人取来方案打开看了。这方案做得挺周全,不像是李元婴这种想一出是一出的家伙拟出来的,看看笔迹,倒像是女子的手笔,就是不晓得是武媚还是魏姝,反正总脱不了这两个人。

李二陛下面色平和地看完,觉得只有这个想法本身以及最后几句“长孙无忌房玄龄听了都说好”是李元婴自己动手的。他说道:“这章程拟得不错,朕叫房玄龄他们过来商量商量,到时候你们选好时间安排下去便是。”

孔颖达点头应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