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4)

李承乾第二天顶着熊猫眼起来,有点惨。

太子妃见他如此憔悴,关切地问他怎么了。李承乾摇摇头,说没事,还去看了看仍在熟睡的儿子。皇孙李象快要满两岁,向来聪明可爱,李承乾在床边坐下看了一会才去早朝。

待早朝结束,李承乾便与房遗直等人商量寻找孙思邈下落的事。

李二陛下登基之初,孙思邈曾应邀来到长安。当时孙思邈已经七十多岁,瞧着却是鹤发童颜,康健得很。

当时李二陛下邀孙思邈入太医院任职,孙思邈没同意,表示更愿意云游四方为百姓治病。有段时间朝廷中许多医学典籍需要整理编改,孙思邈又应邀而来,还带来了一些他自己编整过的医书。

对这位老神医,李承乾还是有点信心的。他并没有和别人提及李元婴那番话,只说想找孙思邈,房遗直等人也不多问,都领命而去。

房遗直几人都是家中嫡子,能动用的人力和物力都不会少,孙思邈名气又大,出没在什么地方都是有迹可循的,真要去找不算太难。

自与李承乾说了李二陛下那番话,李元婴便时不时带着些小玩具去寻侄孙玩耍,顺便问问李承乾有没有找到神医的踪迹。

李承乾也在等。

这年头消息传得太慢了,便是房遗直跑出去的人在外头找到了孙思邈,要把人或者消息带回来也得费些功夫。

没老神医的消息,李元婴只好去捣鼓自己的事。

去年他让戴亭给他买个工坊,造纸的那种,因着冬天却材料,工坊虽买下来了,却一直没造半张纸。

入春之后草木丰茂,造纸材料好采集,董小乙便禀报李元婴说工坊可以开始造纸了,是否要按原来的工序正式开始产纸。

李元婴一听,来了兴致,打发走董小乙便溜达去寻武才人。

现在李元婴把武才人当图书管理员,有想找的书都先去寻武才人问问。

武才人听李元婴问造纸之事,想了想,摇头说:“这等是很少人有专门记述。”造纸之法大多是口口相传,顶多只会提一句蔡伦造纸,谁会详细地记载造纸之法。

见李元婴实在好奇,武才人又给李元婴提及一些她了解的东西:纸有麻纸,自汉代起便用大麻、苎麻、黄麻作材料,因着麻还得用来做衣服,麻纸造价也不便宜;后来又有用楮皮和藤来造纸的,叫皮纸和藤纸;听说,现在江南一带可以用竹子来造纸,叫竹纸,质量很好。

若想改进造纸之法,可以从原料下手,看看什么原料又便宜又好用。

武才人说得头头是道,李元婴听得点头不已,转头出宫去工坊那边有样学样地对造纸师傅如此这般如此这般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