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头痛的李世民(2/2)

依照规矩,亲王要外出之蕃,为朝廷治理百姓的。李元婴年仅十一岁就给册封为滕王,食禄山东滕州。

李世民哪里想到这个十一岁的孩子,就是一个混世魔王。

骄奢淫逸,大兴土木!

闹得山东是鸡犬不宁。

比李元瑷能折腾十倍。

现在李世民心底甚至有一种感觉,自己这个老子是不是故意生那么多儿子报复自己的?

反正李世民现在一听到李元婴或者任何跟之有关的消息就觉得头痛。

好一会儿,李世民才道:“说吧,他又干什么荒唐事情了?”

李治苦着脸道:“二十二叔的老师传来弹劾书,说二十二叔意图效仿十六叔要在滕州建行宫,要建一座比商王阁更加恢弘的滕王阁。说二十二叔根本不听劝,已经开始亲自找地方了。”

连李世民都对李元婴这个混世魔王一点办法也没有,李治作为侄儿,面对比自己还小的叔叔,还能怎么办?

“胡闹,荒唐!十六的商王阁是他自己用出钱建造的,他想造滕王阁,怎么不自己掏钱?今天一个滕王阁,明天一个密王阁,国库都给他们建造行宫好了。”

李世民越发的肯定,自己的老子生那么大儿子,就是给自己的惩罚。

李治揪着脸道:“我们若是不管,就二十二叔那性格,保管干出与民争利,强掠民财的事情来。”

李世民一代贤君圣主,对于李元婴这个最小的弟弟还真就无计可施了,只觉得脑子抽搐的,一阵阵生疼,说道:“好了,这事先缓一缓,让为父好好想想。”

第五天以后,李元瑷得到了消息。

李世民下旨开殿试先河,召见高中进士的二十入宫,于武德殿内出题考核,由监国太子李治亲自监考阅卷,当场公布三甲人选。

当日朝廷下发公文,绛州闻喜县人裴行俭高中状元。

然后榜眼、探花为两个寒门士子所得。

本来依照李世民的意思,答案偏向寒门,这首次殿试以寒门状元为佳。

但是李治还是选择了裴行俭。

这殿试考题,考的是实务,而不是经史内容,是真真正正的治国大学问。

寒门士子在这方面难免逊色,而裴行俭出身弘文馆,常与管内大学士学习方略,于实务一道很有心得,回答的井然有序,面面俱到。

尤其是李世民给出的考题有一部分囊括了军事,裴行俭在这方面似乎很有天赋,回答的堪称惊艳。

裴行俭的言谈举止以及行文答案说表现出来的学识,不只是一个人才,是类属于可以大用的奇才之列。

面对这种人才,李治直接将状元给了他。

对于裴行俭能够拔得头筹,李元瑷还是为之高兴的。

以他在历史上的表现而言,这状元郎的美誉当之无愧。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状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提升,所谓状元,不过就是有一条更好的晋升之路而已。

远不如后来,成为万千示人追捧的存在。

终于到了三月二十六日,李元瑷穿上了昨夜就准备好的胡服大衣。

说是胡服,其实已经改成了于汉服很相似的劲服了,依旧有着李元瑷很喜欢的大袖子。

原本胡服要求身穿窄袖子的紧身长袍,足穿长靴。这是由长年马上生活而形成的适宜骑牧的服装。这种服装,东汉时期已在北方出现。但引人汉族社会后,又把窄袖改成了宽袖。

故而现在的胡服就是集合了胡汉大衣的长处,综合起来的衣饰,有一个雅称褶服。

宽袖、短身、向左方掩襟的上衣,外加一条最重要的腰带。

褶服的核心就是腰带,革带上有金、玉、宝石等饰物,还嵌有多种带钩,佩带弓箭、箭囊、刀剑和矿石等用具,腰带的华丽往往象征着对方的身份。

李元瑷的腰带是特别制作的,上面绣着蟒纹,还有宝石点缀,右腰要挂着一排刀囊,坐腰是李世民赠送的高昌神兵鸣沙,骑在神驹翺麟紫上倍显威风。

李元瑷这一上马,猞猁大虎根本不用呼唤,直接一个跳跃,从地上跳到了翺麟紫的背上。

一米八的高度,对于现在的大虎来说,不算什么。

猞猁的平均寿命在十五年上下。

一般来说,四年以上的猞猁进入青年期,七八九十这四年是它的巅峰年岁。十岁往上,开始步入老年,狩猎能力一年不如一年。

大虎似乎有些另类,不知是自小喝虎奶长大的缘故,还是基因变种。

算算日子,大虎两岁不到,满打满算一年十个月,可它却如四年猞猁一样,看着如步入青年期的猞猁一般大小,而且速度力量跳跃力都于正常青年期的猞猁旗鼓相当。

长安有专门帮着训练官富二代训练猞猁的驯兽师,李元瑷请了一个帮忙照顾大虎,免得它伤到别人。即便是现在,他也不信大虎两岁不到。

李元瑷亦不跟他计较。

叫上石磐陀,领着一众护卫,李元瑷策马来到了国子监。

满以为会见到人山人海的景象,却发现进进出出的并未有几人,反而显得空荡荡的倍加冷清。

“不会是自己记错时间了吧!”

李元瑷心底嘀咕着,在国子监门口下了马。

门口护卫见李元瑷到来,立刻说道:“商王殿下,就等你了,快去正厅吧!”

一听这话,李元瑷瞬间安心了,快步走向正厅。

厅内已经聚集了三十多人,大多都是中年人,还有几个眼熟得与是弘文馆学士,比他这个大学士第一阶。

在边沿还有一位面色黝黑的将军,见李元瑷入内低头颔首示意。

周边一众亦行礼问好。

“无妨,一起出去玩的,过于多礼,反而不美。”李元瑷笑着说道。

孔志元一本正经的道:“礼不可废,殿下上座。”

在李元瑷入座之后,孔志元才道:“此次春猎,人数多达五百人。尽管朝廷安排了左武候中郎将护佑安全,我等身为人师,亦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