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去官(3/5)

姜之明本就有一定的雄心壮志,不然也不会不辞劳苦的研究祖上流传的治水方略。

李元瑷这一手等于是挽回了他不孝的污点,让他有一个好的未来前景。

这份恩情,不亚于再造。

李元瑷问及了姜之明引洛入汴的细节。

关于这项工程,李元瑷、阎立本已经有了大体的规划方针。

但李元瑷相信,姜之明心底也有一套方案,而且比他们的更加细腻,毕竟彼此投入付出与时间是大不相同的。

有付出,自然就有回报。

姜之明面对此刻的李元瑷,不敢有半点隐瞒,一五一十的道:“草民的想法与大王相差无几,只是汇流处有点偏差。大王意图将洛水从荣泽引入汴水,草民觉得略有不妥。”

李元瑷问道:“噢?怎么说?”

姜之明道:“从荣泽引入汴水最是便利,地理位置也是极佳,还能造福荣泽百姓,确实是极好的线路。只是荣泽有些靠近黄河,且位于黄河中下游。至王景治黄河后,黄河极少泛滥。可泥沙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一但水势过猛,黄河泥沙将会卷入支流进入荣泽水域。汴水本就浑浊,得洛水汇入,不但可以改善漕运,还能改善汴水水质。故而草民以为,洛水最好避开泥沙,绕过荣泽,由荣泽南十里处的荣口汇入汴水。”

李元瑷拍掌笑道:“不错,不错,言之有理。”说着,看向阎立本道:“我们忽略了水质问题,这汇入口荣泽不如荣口。”

阎立本也认可了这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