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京师风云(4/4)

官家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他不是马上皇帝,没打过仗,但是他清楚八千人要全歼两万骑兵,那难度可是相当大的。

“沧州乡兵用的什么战术,居然全歼了阿里奇部?”

“火炮、火枪,跟禁军中的火器类似。”李木说。

官家又问:“这个沧州乡兵指挥使柴林是什么人,竟然有如此本事?做一个小小的乡兵指挥使可惜了。”

“这柴林是个生意人,宫中所用的镜子、手压井、香皂、四轮马车,皆为柴家庄所产。为前朝皇室后裔,所用一直不过是个富家翁。”李木说。

官家点点头,说:“你下去查一下沧州乡兵有多少人马,尽快来汇报。”

“是。”

李木出了皇城,来到皇城旁边那个毫不起眼的小衙门里,没一会儿五名骑着快马的密探出来了。

数百米外的一栋小楼里,一双拿着望远镜的眼睛正盯着这里看,见有人出来了,立刻说:“立刻汇报,蛇已出洞。”

“是。”立刻出来一个小厮。

小厮写了四个字,蛇已出洞,绑在了鸽子腿上。鸽子嗖的一下朝天飞起。

第二天,朝廷大肆宣传,河北大捷,大名府军抗击辽兵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歼敌六万,缴获无数。

数以百计算的辽兵旗帜被拉出来展览,东京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欢快的海洋。

东门大街处,侦察营的一处酒楼里。

柴猛道:“这官家真够昏庸的,梁中书汇报的他居然全部信以为真了,还大肆宣传。”

柴林笑道:“你真当他只会填词画画。官家啥都知道,可是他没有办法。朝廷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民心、鼓舞军心。所以这场胜利只能安在梁中书头上,没有谁比他更合适的了。”

当晚,民间为庆祝对辽作战的胜利,举行了盛大的焰火晚会。

百姓们一个个走上街头,高喊着口号,梁中书、李成、闻达,是这次抗辽的大英雄,就是他们带领大军,日夜奋战,歼敌六万。

看着百姓们欢呼雀跃,柴猛摇摇头,说:“我总算明白哥哥说的用兵如放羊了,老百姓总是糊里糊涂的,他们听到的,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呵呵,瞎感慨什么。你的任务是随时关注朝廷大军的动向,不要让人家摸家门口了还不知道。”柴林说。

柴猛道:“哥哥你放心吧,不要说兵马调动了,就是他们每天吃什么我都知道。”

柴猛说完去了,这么大个情报系统,每天要忙的工作还是很多的。

下午时候来了一个员外模样的胖子来找柴林,来人说:“办妥了,就在陈桥驿附近,距离东京城不过四十余里地。”

“好,办的不错,现在就去看看。”

柴林只带了数名亲兵,上了马车,赶奔陈桥。

陈桥,那是大宋的龙兴之地,原来那个驿站已经保护起来了,当做一个文物。历史就是这样,没有对错,只有成败。成功了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人,失败了那就是乱臣贼子诛灭九族。

赶到的时候已经是太阳西下了,落日的余晖照耀着金色的大地,虽然看着很亮,但是一天已经快结束了。

“就前面就是了。”员外指着前面偌大一个庄园说。

这园子不是一般的大,少说了有一百亩,只是房舍破旧了,显然是有年头了。

“这里原本是个富商的宅院,后来富商得罪了蔡京,家庭落魄了,现在富商的儿子无力维持,只得把园子卖了。价钱贵了点,但是这里位置太合适了。这里地下全是黏土,不远处就是咱们的砖厂。”那员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