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深挖洞广积粮(2/3)

“云从哥随我来,看看我们村烧的粮食缸如何。”扈三娘带着柴林来到村子西边的一个土窑,这土窑占地有几十亩,主要是烧砖、烧陶瓷。数十名工匠在棚子里忙忙碌碌的,加工陶器呢。

广场上堆放着上百口的大水缸,这些水缸肚子大,开口小,高了能有一米,直径也有一米。

“好大缸啊,用来存粮食岂不是能装五六百斤。”

三娘说:“庄丁测试过,一口大缸装小麦高粱六百斤没问题,粮食装好,盖着封住,避免了老鼠糟蹋,最适合农户家里用。夏季时候为外地客商定做了三千口大水缸,结果客商又反悔了,刚好派上用场。”

“啧啧,很好很好,五六口人的家庭,存个两缸粮食,足以应对灾荒年月了。柴家庄也要学习啊。”

“哈哈,原来柴庄主也有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三娘笑道。

“那是自然,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别人值得学习的一面。”柴林赞叹道。

整个扈家庄如同一台庞大的机器,开始快速运转了,按照柴林的建议整修道路、休整水利、开垦荒地,积草屯粮。在修建大粮库的同时,又安排各户存粮。

两个木头笼子,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柴林和三娘从窑厂回来的时候木头笼子已经打造好了,孙二娘、张青二人上了枷锁、铁链呆在囚车里了。

柴林问三娘:“最近可有商队到沧州?”

三娘道:“今天有一批菜油的车队要前往沧州,刚好能赶上。”

柴林安排道:“柴猛你押运孙二娘和张青跟随车队前往沧州,不得有误。”柴林说着把捕头的全套服装拿给了柴猛,又把缉捕使衙门的公文一并给了,这样穿州过县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可以要求地方协助,但是到了北宋末年,各项制度都已经崩坏了,一府之内的各县还好说,一旦出了府,地方上很少会有相互协助的。

“是,哥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柴猛说。

柴林道:“三娘,我和时迁兄弟要提前赶回去,柴猛一人我担心照应不过来,你再抽调十名庄丁归柴猛调遣,沿路护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