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玉米农事旱田耕(第五更)(3/4)

秧子他们还懂得能喂牲畜,在青时制作青贮。

至于含糖量、蛋白质、维生素、纤维,他们不懂。

……

李家庄子,李易也在看玉米,他小心地育秧,再移栽。

正常种玉米不这样种,有扣膜的,也有起垄后挖坑的,还有用手动播种器插播。

他为了成活率,额外付出劳动,等以后他就不这样干了。

玉米长势不错,秧子青绿青绿的,不缺肥和水。

“由于采取的育苗方式,再加上肥料充足,日照如果不出问题,收获完玉米种子,还能种一茬别的蔬菜。

前提是打掉玉米收获后的根茬儿,不过我认为今年就不动了,泡水加肥沤地,把根还田。

本身玉米地不应该这样操作,我会在收获完玉米后,送大棚再种,抢生长周期。

这个地呢,明年种别的作物,收获后再种我收获的第二茬玉米种子。”

李易把作物的生长周期时间计算妥当,只要不出现极端天气,外面大地种植,一茬接一茬,包括施肥、追肥,不存在问题。

极端天气不怕旱,有水,怕连续下大雨成涝,或者春播遇到倒春寒。

要么是冰雹,他还没做出来打冰雹的炮。

如果技术可以支撑炮打冰雹,就不可能用在打冰雹上,打人不好吗?

像降雨用的火箭弹,射程不近,比窜天猴远。

这样的发明一旦出来,必须先用在军事上。

“这个根,以后年年泡?”李隆基蹲下自己瞅,拿个放大镜。

“主要用在旱田,翻地翻出来,再用下耙,烧火不错,不是水田,今天特殊情况,不然旱田不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