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2/5)

后人翻看景和年间的官场笔记、野史、轶闻、传说时,时常会出现一个“韩大姑”、“韩夫人”的角色。据说此女貌美如花、来历神秘、手腕通天,一出手没有办不成的事。

不过在景和八年年底,未来的“韩大姑”、“韩夫人”正愁眉苦脸的攻读三字经和千字文两本流传千古的学术名作。

次日,李大人正在堂中视事,有新邸报送来,还是洁本。李大人便又起了向朝廷申请足本邸报的想法,但朝廷那帮人估计没人会同意…

这期邸报有个消息引起李大人的注意,朝廷新任命了一个河漕总督在淮安府上任,这个与阁老品级等同的从一品大员,将全权负责南直隶江北、河南、山东的黄、淮、运等河道事务,以及漕粮运输事宜。

而原先负责河道和漕粮运输事务的杨抚台大概是因为黄河多处决口的过错,被被取消了总理漕运和兼管河道的差事。虽然凤阳巡抚依旧是凤阳巡抚,但官职已经由总理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变成了总理粮储、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杨抚台已经从集军民河漕于一体、随时有望晋升总督的特大号巡抚,变成了与其他各省巡抚没有本质区别的普通巡抚。这对于二品大员而言,已经是和降级差不多的、相当严厉的处罚了。

李佑摇摇头,回忆起与杨抚台在盱眙斗法的情形。杨抚台此人虽然要抢功劳,但也是黄河决口后为了自保的无奈之举,算是情有可原。

其实从私人角度,他觉得杨抚台为人还是比较hòu道,不黑不狠不毒,只是时运不济,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黄河洪灾,放过了送上门的平乱之功,又遇到了死活不肯让功的下属。

忽然郭县丞急急慌慌的小跑进来,行礼后禀报道:“有事不妙,征召工匠要出问题。”

这郭县丞目前负责筹备御码头和行宫修建事宜,据李佑观察办事还是很得力,过去大概是当不管事的摇头老爷太久,才干被埋没了。如今见他这般慌张的过来,看来问题不小,李大人心里不由得一紧。

在四个半月时间里,要在平地上修建一座新行宫,工期可以说十分紧张,此外还要修理城墙,平整街市。考虑到此,不但要征发普通的徭役,还要大量征召熟练工匠,多多益善。

李大人原来不觉得这是多大的问题,冬闲期间征集劳动力最简单不过了。但听郭县丞告急,才晓得不容易。

“江都县民户一大半都住在扬州城里,剩余民户里也有很多住在周边市镇,城里这个民风,实在懒惰。到如今民户为逃避徭役缴纳的徭羡银收了不少,但现在最紧缺的是劳力,而不是这几千两银子。征召工匠也不顺利,江都县一地工匠数目还是不够用,没有足够熟练工匠,靠一群民役靠不住的。这不是挖河填土,只纯用苦力即可。”郭县丞无可奈何道。

李佑疑道:“本官有言在先,工匠不够,可以去周边州县里去请,冬闲期间,应该是愿意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