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门(2/5)

例如袁阁老虽然是名份上排内阁第三位的文华殿大学士,其实不太受京官欢迎。普遍反应该阁老处事太苛刻摆谱,而且是严以待人、

宽以待己。

还有袁阁老的女婿马御史新科进士去做科道清流也就罢了,还当了天下最厉害的七品官巡按御史,能不令人侧目么?而且这巡按当的也不够低调,一会儿和太监传绯闻差点引发民乱,一会儿直接弹劾小方面官,张扬至此还能更不令人侧目么?

故而很多司官们纷纷表示不要把涉及自己的奏疏分给袁阁老处置,免得袁阁老太过于为国操劳休息不好。

这些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大概可以从侧面说明在首辅养病、次辅致仕后,袁阁老却无法递补进位的原因罢。

又在家中歇了三日,十月二十日早晨辰时,李大人带着牙牌离开寓所望皇城而去。

选在今日上任,李估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分票中书这个位置太敏感瞩目,各种议论也少不了。去的日子早了显得急不可待而没气度,去的日子晚了又显得骄傲怠慢。所以还是不前不后的按照敕书定下的十月二十日到任比较好,想挑理的人也没说头。

先是到长安右门外,验过牙牌,而后过长安右门,沿御街(二十一世纪的长安街)东行走不了几步,便到了皇城正门承天门外。

抬头望着比上辈子印象中简陋很多但仍不失巍峨的承天门,即使是向来很理智现实的李估,也不由得产生股莫名的情怀,久久不能挥散。

在此过往的大小官吏,便见到一位陌生而又年轻的官员立在金水河之南,对看承天门发呆。

有位前几天请李估喝过酒的户部郎中曹大人路过,唤了几声把李估叫醒,很诧异的问道:“李大人因何在此驻足不前?”

“因为它叫承天门。”李估叹道,心里却补了一句“而不是被改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