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立名第一案(2/3)

那道士答道:“回老爷话,贫道黎易常,忝为玄真观知观。素与阮氏相识,今日得知官司,特来帮衬。”

李佑斥道:“满口胡言妇人官司,自有夫家、娘家之人相帮,你这道士有何凭借,胆敢越粗代庖?昨日是你,今日还是你,真当本官有目如盲乎?左右给我打”

却见那黎易常黎知观惨笑几声,叫道:“竟是瞒不住老爷,贫道都招了。我与阮娘自幼相熟,至今她未有夫,我未有妻,两情相悦,怎奈那杨鉴年纪渐大,屡屡从中阻挠,使我二人成不了长久夫妻。贫道便唆阮娘告忤逆状,她妇道人家没甚见识,都是贫道极力撺使,罪过只在我一身,只求老爷饶过阮娘。”

阮氏此时也在地上连连叩道:“都是妾身鬼迷心窍,与黎道长无干当年妾身父母贪图钱财,将妾身许以杨家,黎道长便伤心出家。如今前夫亡故,妾身十年功夫将儿养大,本欲另行改嫁。孰料逆不念恩情逼妾身守节,妾身苦求无奈,只好状告忤逆,希图借此脱身,与黎道长全无关系”

看在众人眼中,只觉得这对孤男寡女倒也真有情有义,只是造化弄人无法成亲,又见他们争相把罪责揽于自身,其情可悯,值为一叹。这年头,寡妇守节守出成绩后虽然可得旌表,也算光耀门楣,还有其他奖励。但一二十年无人知冷知热、孤枕难眠外加处处谨慎压抑的滋味岂是那么好受的,所以世情是不愿意守也就罢了,过了丧期便可改嫁。

而且难怪杨秀闭口不言,估计是不愿揭出母亲的奸情丑事,也不想说出自己逼迫母亲的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终究都不是光彩事。

案至此水落石出,不知道李推官怎么判这对男女,大概是通奸罪杖八十,母告念及是情急下被迫无奈,可不论,这样也是个较为合情合理的判罚了。

然而李推官却冷笑几声,突然拍案,“左右给将贼道人我拉下去重打”

黎知观高呼:“贫道都已招了,大人这是何意?”

“本官断事,先论其心再观其行,心在行之先。你这贼道,还敢遮掩”李佑道:“我朝虽倡守节,但也并不禁妇人改嫁。如有夫家阻挠者,诉官照批即可,此事常有。阮氏何至于为作长久夫妻而自噬其?其中缘故你可敢与本官剖心一叙?”

黎知观嗫喏不能语。

李佑又转向阮氏道:“汝闭门孀守十年,尚能供读书,悠然度日,看来你那亡夫给你留了不少资财。若有在,自然是儿继承家财;若无,家财恐怕都要归了你和奸夫,是也不是”

黎知观和阮氏做梦也没想到推官老爷凭空便能一口道破他二人心事,张皇的瞠目结舌。

看这对男女的表情,大家都知道李推官的推测**不离十了,若是有这种情节,那就不值得轻判。众人心中又叹道,推官老爷年纪轻轻却目光如电,轻易就看透了内情,不过有些较真多事,严厉的过火。

旁边书吏写好供状,李佑对黎知观说:“贼道意图诈占他人钱财,还敢心存侥幸糊弄官府,你认罪否?还是吃板吃到死也不认?”

黎易常只好画了押。李佑随即判道:“出家人与良家和奸,此为罪一;唆使他人违逆天伦,母相诬,此为罪二;贪图他人钱财,意图谋害侵占,此为罪三。数罪并罚,勒令人犯归俗,杖八十,枷号十日,流三千里。”

当堂便有衙役把黎知观拉到一边行刑去了,不知道有没有命熬过八十杖。

在判阮氏前,却见杨秀站出来,恳请道:“律令有不告不究之例,虽遭母亲横诬,而学生不欲反告,还请宪长放过母亲,以成全学生尽孝。”

好秀,你要当孝?李佑似笑非笑,沉吟一会儿斥道:“杨贤生虽有夫死从之说,但孀妇改嫁,按律听从公婆,按俗有初嫁从亲,再嫁从身之语。你身为人,谨奉命即可,如何敢百般阻挠母亲改嫁,屡屡强逆母命还敢说孝心知罪否?”

杨秀辩道:“大人此言差矣,朝廷彰显节义,学生劝母守节,何错之有?”

李佑哂笑道:“你已经知晓母亲与黎知观私情,已经坏了名节,那守节从何谈起?你还逼母亲守个什么?是欲掩人耳目欺瞒官府骗一个旌表好装饰你的门面么?本官恨你这等欺世盗名之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