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3/3)

希孟忽然凑近佟彤耳边,极轻极轻地说:“看他的保温杯。”

老康手上握着他那只造型独特的保温杯。乍一看像个从博物馆偷出来的青铜酒觚,实际上里头是金属内胆,常年泡着上好的枸杞,边缘都有点染红了。

最近季节交替,老康嗓子有点干,保温杯里又加了金银花,隔着几米远都能闻见清香一片。

佟彤不解,依他所言,目光在保温杯上转了两转。

她眼睛微微睁大。

怎么像是错觉。她觉得老康手里的保温杯……那花纹似乎闪了一下?

她嘴里还在敷衍:“那个吧……没有……我……”

她看得更明确了。室内光线没变,然而那保温杯却有瞬间的明度变化。

也许是老康家里的镜子,或者亮面闪光的家具,恰好反射过来的光?

希孟不动声色,继续在她耳边说了三个字。

“传呼机。”

-----------------------------

佟彤瞬间明白了,可有有点不敢相信。

她摸出自己的钱包,打开,露出里面那张希孟绘的她的小像,转头轻声问:“你是指……”

春节前夜,希孟回地库之前,扛不过她软磨硬泡,给她留了件墨宝,告诉她:

“……不能算艺术品,也不会开灵智。但既然是我画的,我可以稍微‘点化’一下,让它随着我的心情变化而产生一些常人难以察觉的微小改变……”

“……如果你看到它的颜色有细微变化,那就是我在向你打招呼,告诉你我要回来了……”

当时佟彤非常贴切地把这个小把戏起了个“传呼机”的名字。

也只有文物中的国宝级大佬,能随手播撒灵智,注入到普通物件当中,当做自己的一个传声筒。

而刚才希孟说,老康手中的保温杯,是……传呼机?

她恍然大悟。既然所有“人类”都排查完毕,内鬼依然存在……

“内鬼”很可能不是人嘛!

“可是老康这杯子买了好几年了……”

希孟:“回头再和你解释。”

他直接向老康伸出手:“杯子给我一下。”

老康活了六十岁,已经有半辈子时间没遇见过这种不知尊卑的年轻人,居然向他以命令式口吻说话。

老康脸色僵了一僵,随后记起这“年轻人”的身份,犹豫了一下,慢慢将水杯递给希孟。

那青铜酒觚上的发光的纹路已经慢慢消退,大概是“传呼机”后面的主人并没有听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打算关闭传输通道。

希孟接过保温杯,几步来到厨房,一把将里面的水全倒了。

老康心疼:“哎,我刚泡的金银花……”

希孟仔细端详这“青铜酒觚”。貌似是哪个博物馆买的文创商品。如果有哪个文物能将它制作成现成的“传呼机”,那么它的气质外貌应该和这个保温杯相似。

而且,他给佟彤绘的那张小像,只能做“单向传呼”,从他这里向佟彤传达讯息。而这个保温杯不知被哪个大佬改装的,居然能胜任“双向传呼”——只要老康拿着它出现在任何地方,那么老康的所见所闻,都会一字不差地传递到它的幕后黑手耳朵里。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铜酒觚更像个智能型窃听器。

能制作出这个窃听器的人士,如果也是文物,那多半比希孟更加年长博识。

他从厨房回来,对佟彤说:“我已通知故宫里的熟人朋友们了。我们的事情,最好我们自己解决,不需人类帮忙。”

他说话的时候,语气里带着不亚于去游乐园的兴奋。

刚刚“重出江湖”就遇上这么个大型解谜冒险,人类社会果然是多姿多彩,充满惊喜。

他用手指沾了些残余的金银花水,循着那保温杯上的青铜造型花纹,快速绘出复杂的图案。

如果“窃听器”的使用者是某件文物,那么它一定会和这件文物的创作层相连——相当于创作层里开了个后门,直接通向指定的人类社会一隅。

佟彤看着他摆弄那保温杯,忽然说:“我和你一起。”

希孟轻轻摇手指:“敌暗我明,幕后的操纵者我们都不知道是谁。”

这是个风险提示,告诉她这次“创作层”非比寻常,很可能要比清除乾隆涂鸦的那些小副本凶险。

然而“风险提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人一目十行划到底,然后点“接受”。

佟彤草草一点头,“我知道了。但我不是有无敌光环吗……”

万一遇上紧急情况也能帮他挡一阵。

老康在旁边听得云里雾里:“什么光环?……”

希孟没吭声,伸出手来,用力拉了佟彤一把。

老康脸都白了。

两人消失了。

带着保温杯消失了。

客厅里就剩他一人。

老康头一次见到大变活人的场景,完全颠覆了他过去六十年的唯物主义认知。

还好他孙子在儿童房里大声叫他,把他拉回了21世纪的现实。

“爷爷爷爷,这道题我又不会了,你快来!”

---------------------------

天空中的蓝,浓得似乎化不开。眼前的绿,翠得仿佛在流动。巨鸟伸开彩色翅膀,在天空中盘旋。一头大象打着响鼻,悠然踏过一条小溪。

周围毫无人居的痕迹。像个原始森林,又像恐龙纪录片里那种奇伟瑰丽的野性世界。

佟彤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这些景物完全超出了她的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