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梦想中的三晋归一(3/4)

首先选址很重要,一般都是建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上。

然后城墙的质量很高,城墙又厚又高,还挖有又深又宽的壕沟。拒马鹿角与陷阱,更是数不胜数。

再有就是城墙外的所有树木,全都被砍的一干二净。放眼望去,光秃秃一片。

这在古代的守城战之中,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不单单是树木,甚至就连大一些的石头也被收干净。不给敌人留下丝毫可以用来作为攻城原材料的东西。

最后城墙内守卫森严,不但有大量服兵役的军士驻守,而且内里各种兵器弓箭无数,还有应对火攻的水与砂石,听挖掘地道用的水缸,用来浇灌沸腾金汁火油的火灶大釜等等。

另外还储存有足够守军食用数月的粮食,以及冬天过冬用的木材等等。

当然了,至关重要的水井也是必不可少。

长城边墙绝对不只是一条长长的城墙,而是一条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这个时代能够修建出来这样的防御体系来,祖先们的智慧与力量,的确是让人为之敬佩。

几百正规军行走在赵国境内,安全方面自然是没问题。

没有什么活腻味了想要为大赵节约粮食的山贼来捣乱,不过等到了魏国那就不一样了。

交接关防,验明身份之后,王霄带队进入魏国境内就一改之前什么都不管的姿态,开始全面接手队伍指挥权。

之前几个百人将还曾经质疑过王霄的军事能力,在他们看来王霄不过是因为剑术了得而被大王看重的幸运儿而已。

像是这样的武士,面对真正精锐军士组成的战阵的时候,从来都是只有死路一条。

可王霄一接手,立马就让他们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因为从行军安排到住宿露营,王霄都是布置的妥妥当当,所有的命令没有一个字是废话。

这种表现,毫无疑问只有多年的老行伍军官才能有。

以王霄的年纪来说,难道大赵这又是出了一位绝世将才?

赵国名将其实是很多的,后世的人或许只记得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

可实际上除了廉颇与李牧之外,赵国还有赵奢,庞煖,乐毅,乐乘,司马尚等。

此外赵国能力出众的文臣也是有许多,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毛遂自荐的毛遂,胡服骑射的肥义,出奇制胜的田单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之多的名臣猛将,再加上接连出了赵武灵王与赵惠文王这样的明君,赵国这才有了与秦国一争天下的资本。

可结果却是秦国能奋六世余烈,而赵国到了赵孝成王这儿却是直接拉稀摆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