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女娲娘娘,给个面子(2/5)

商朝时期的生活水平,真心是一言难尽。

这年头是青铜器时代,而中原一直都是缺铜,所以青铜器一般都是用来祭祀与打仗,生产工具那都是木制石制为主。

再加上缺乏合理的农业生产知识,粮食产量非常感人。

王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工匠炼铁。

当然不是高炉什么的,就是最为简单实用的手工作坊。

中原之地虽然缺铜,可煤铁却是不缺。

以煤为燃料,以铁为原料炼制出来的铁器,虽然含碳量高了,可总比石头木头强的多。

铁制的锸,锄,镢,镰,犁等等农具的大规模出现与普及,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效率高了,产量自然就会增加,百姓们手头的粮食多了,当然是会感激发明了这些的人皇。

工业时代之前,吃饭永远是所有人的最为重要的追求。

王霄成功的增加了粮食产量,很自然的也就加强了自己获取的敬仰之力。

这种事情无论是对于贵族还是平民来说,都是属于好事情,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至于说发明造纸术,然后取代甲骨文什么的,王霄反倒是没有这个兴趣。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文化普及率极低,全都是掌握在为数不多的贵族的手里。

王霄搞笔墨纸砚文化普及知识传播,首先贵族们肯定会强力反对,因为他们不愿意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播出去。

其次需要诺大的精力和时间,而且那些整天为了活着而不断奔波的平民们,也不见得会说好。

这就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

王霄来到这方世界的目的也不在于此,所以他仅仅只是提出了制作竹简,用以取代甲骨与钟鼎刻字。

这个时代的气候属于间冰期,正是气温升高的时期。

中原这里不但有着众多的大象,甚至还有成片成片的竹林,原材料方面绝对不缺。

此时掌握文字与知识的,其实就是那数以千计的贵族而已。

他们对于王霄搞出来的这个竹简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比起在甲骨与钟鼎上刻字来说,绝对是省时省力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