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九十一章多元(3/5)

在春秋战国,贵族就是食肉者,分肉更是非常重要的仪式。

到了汉朝,情况又有了变化。有一个故事是说汉朝和匈奴打仗之后,有人就发现匈奴的士兵都很强壮,于是汉人就自卑了,就不理解了,他们不理解匈奴人为什么都人高马大?

这个时候有人指出那是因为匈奴就是以雄壮作为标准的,那么他们选出来的勇士自然都是壮汉。但汉朝不一样,汉朝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有尚武的,也有喜文的,所以汉朝才有百工之利,才有兵法之谋,才有文学之美,才有贤能之才。

在汉朝这边,选择人才的标准已经不仅仅是春秋的‘尚武精神’了,到了汉朝,人才标准已经变了。而匈奴因为落后,所以对于有强者的需求是很直接的,他们的人才标准就是雄壮勇武。

所以如果一个国家喜欢强人,总是对外很强硬,那么只能说这个国家条件艰苦,人才选拔上首重强壮的体魄,而不是才能、道德、智慧等等其他的标准。所有国民也都有共识,都认为只有雄壮之人才能带领他们生存下去,其他的品质都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就是整个民族的偏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偏好。有些民族偏好强人,领导人越强硬,他们越支持。有些民族偏好占小便宜,领导者越是狡猾越好。也有民族足够忍耐,不管领导者如何卑微,他们都能接受……

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在他们的国土上,只有选择这样性格的人才,才能帮他们渡过难关。才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有才也可能把国家搞崩溃,隋炀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他们没有多少试错的能力,选错人才就可能满盘皆输,所以都偏向于保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