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出发米利坚(1/2)

一切告一段落后,王小涛终于决定,将前往米利坚丑约,去孔家手中,拿回五分之一李自成藏宝图,还有阿多丸号沉船一半航海图的事情,正式提上日程。

去国外捡宝的事情,肯定是要进行的,但不能急于一时,必须要一步一步的来才行。

而且,去国外捡宝挖墓的事情,还必须是和挖墓一起进行的,现在只是凑齐了土夫子,还有芒砀山曹家,盗墓贼这块的正统四派还未凑齐。

若是想要让去到国外挖墓的效率最大化,凑齐正统四派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培养一批心腹,这样的话,将来去国外挖墓的时候,一个正统四派的盗墓高手带着一批人,这样就可以分批次的大面积行动,力争效率最大化。

另外的话,去做这件事情,还十分浪费时间,所以在这时间,还是要先把闯王李自成的宝藏,何有阿多丸号沉船的事情,先给搞定再说。

阿多丸号沉船的宝藏,毋庸置疑,那可是满载了狗日的东瀛狗,从九州掠夺走的宝贝。

金银珠宝就不说了,上面还有数不胜数的珍贵国宝级文物,若是能够寻回沉船上的古董文物,势必会给九州的考古研究,带来极大的助力,帮助现代人,更好的了解先祖。

更重要的是,阿多丸号沉船,亦是东瀛狗,对九州人所作所为,犯下累累滔天罪行的铁证。

闯王李自成的宝藏,同样是不容小窥,即便是比起阿多丸号沉船的宝藏,恐怕就没有太多的逊色。

有关闯王李自成的宝藏,史料和野史中的记载,虽然有诸多出入的地方,但有点可以肯定的是,里面所藏着的宝藏,确确实实是闯王李自成,洗劫了整个大明皇宫的宝藏。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为明末时期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世代居住于陕省榆林米脂李继迁寨。

曾为银川译卒,于崇祯二年在闯王高迎祥麾下任闯将,后在高迎祥牺牲后,继承闯王。

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入天都城,无力回天的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就此彻底灭亡,画上句号。

带兵杀入皇宫的李自成,在宫内和皇城之中,大肆搜刮金银财宝,仅是历时就高达四十余天,仅是搜刮到的金银珠宝,就装满了整整六千辆大车。

后来李自成战败,撤离天都城的时候,也带走了这六千辆大车的宝贝,可惜直到现在,过去了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关于李自成这掠夺走的六千大车金银珠宝,依旧下落不明。

不过根据史料和野史记载,可能藏宝的地方有几个,其一是乐昌山附近,在本世纪初期的时候,乐昌山的一场大暴雨过后,引发山洪暴发,有村民在暴雨过后,发现了不少明代的白银,后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对白银进行鉴定,发现可有“大顺”字样,之后又陆续发现大量白银。

这让考古学家判定,可能闯王李自成,从大明皇宫掠夺走的六千大车的宝贝,就藏在这乐昌山,可惜后来的考古研究中,再也没有任何收获。

第二个地方是鄂省长江边的深山处,根据清朝末年的《清稗类钞》记载,当年李自成在天都城兵败,逃到鄂省境内时,因嫌弃金银珠宝辎重过多,担心影响行程,便安排信服下杭某,找了个破旧的寺庙,将金银珠宝埋藏于此,并命令杭某出家为僧,实在守候此地。

可惜后来杭某守候多年,眼见天下已定,自知复国无望的他,便下山还俗,购置了大量的房产土地,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但是却被当地官府发现猫腻,后连夜逃跑,下落不明,宝藏的下落,也就又称了谜。

第三个传说的藏宝地,是在茅麓山百羊寨,时至今日,位于百羊寨东端的半山腰,依旧还保留着李来亨建的圣帝行宫碑,在茅麓山百羊寨有一间老屋,据说就是大顺军的藏宝库。但是后来清军攻陷百羊寨,即便是在此地掘地三尺,都未曾发现大顺军的宝藏。

第四个传说的藏宝地,在湘省的莽林山区;然后还有张家界的天门山,也是传说闯王李自成藏宝之地,据说当年闯王李自成兵败后,曾命令其部下大将李过负责藏宝一事,然后这些宝藏,被李过安排兵丁,藏于天门山的几个秘密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