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拿下两柄埃本剑(1/2)

王小涛不断前行的脚步,最终在一个摊位前停了下来。

这是一个,专门卖埃本剑的摊位,不大的摊位上,密密麻麻的堆放着,足足将近二十柄埃本剑。

一柄柄的,看上去全都是满满的锈迹,好似是全都经过了久远年代的保存不傻。

只是仔细观察的话,赫然会发现,在这些埃本剑上,有超过一大半的上面,都可以看到红色的锈迹。

摊主见到王小涛蹲下来后,立马就开始了自己滔滔不绝的表演。

张口就是,这些埃本剑,全都是古贝宁王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埃本剑。

接着,更是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了埃本剑的由来。

什么部落首领和奥巴专属。

什么代表着古贝宁时期青铜雕刻的巅峰。

他这边讲的是起劲,却完全没有注意到,王小涛脸上那不屑的笑容。

不得不说,贝宁这边作假,还处于最基本的阶段,别说是比起九州的潘家园和琉璃厂,即便是比起九州各地的那些古玩市场,都相差甚远。

卖作假的青铜器埃本剑也就算了,事先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了解吗?

莫非不知道,只有铁锈,才会生出红色的锈迹,而铜锈只能是绿色的!

不过这些话,王小涛当然不会揭穿,而是蹲下之后,指着其中一柄造型不大不小的埃本剑问价。

摊主是一位身体消瘦的黑人,应该也就是四十来岁,但是看模样,都有差不多五六十岁的样子。

对方伸出三根枯瘦如柴的手指:“一千万西朗。”

按照九州币兑西朗的汇率,差不多是一比一百的样子。

一千万西朗,差不多是在十万九州币左右。

这尼玛还是在贫穷的非洲国家,可真是敢狮子大开口!

王小涛忍不住笑了。

看来这古玩圈子里,凡是做这个行当生意的卖家,全世界无论走到哪个地方,基本都是一个德性。

宁可相信世上有鬼,都不能相信卖古玩的那张破嘴,当然也会有一些古玩店,他们只买真正的古董,不卖赝品。

只是这种太少太少了,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王小涛不予理会,接着又连续问了好几柄埃本剑的价格。

对方的报价,直接把王小涛给逗乐了,表面上看,大小基本没区别的几柄埃本剑,却被报出了天壤之别的价格。

后面几柄埃本剑,加在一起的总价格,居然只有前面那柄埃本剑,不足十分之一的样子。

“有意思,同样相差不大的埃本剑,你这价格差距可就大了!”收回思绪,王小涛笑问道。

“小伙子,若是你知道那柄埃本剑的来历,肯定就不会有这么一问了。”摊主信誓旦旦的说道。

王小涛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哦,说来听听?”

“知道埃瓦雷王吗?”摊主反问道。

王小涛肯定的点了点头:“了解古贝宁历史的,没有一个不知道埃瓦雷王的存在!”

作为古贝宁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位奥巴,又怎么可能有不知道的道理。

一件埃瓦雷王的埃本剑,如果是真品的话,别说一千万西朗,即便是一亿西朗,都不算贵。

摊主满意的点了点头:“知道就好,这柄埃本剑,可不是一般的埃本剑,而是埃瓦雷王的埃本剑。”

“小伙子,虽然你知道埃瓦雷王,可作为贝宁人,我还是要向你再次强调一下,埃瓦雷王在我们贝宁人心中的地位。”

“古埃及的法老知道吗?”

“希伯来人的耶稣知道吗?”

“埃瓦雷王在我们贝宁人心中,那就等同于法老在埃及人心中、耶稣在希伯来人心中的地位。”

“当然对于你们这些外国人来说,好似看上去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我要说的是……错,大错特错!”

“埃及法老的东西价值如何?希伯来人圣物价值如何?”

“这其实是一个道理!”

王小涛听的是耳朵发懵。

这一路走来,他已经不知道,听过有多少摊位的摊主,在吹嘘他们摊位上的埃本剑,是来自埃瓦雷王的埃本剑。

倒也怪不得这些贝宁人,是在是他们古贝宁的历史上,拥有很大知名度的优秀君王,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但凡优秀的君王能过多出一些,也不至于十个摊主里面,有八个摊主都拿着埃瓦雷王的名头,出来招摇撞骗。

“能不能少点?”

不过心里想归这没想,但肯定是不能揭穿的,不然怎么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三千万西朗,少一分都不行。”

“小伙子不瞒你说,就在前几天,还有一个人,给我出价九百九十万西朗,我都没有卖。若是低语一千万的价格愿意卖的话,早就卖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在这位摊主眼力,王小涛就是外国佬,他们在贝宁做这生意,靠的就是宰老外,才能赚钱。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开口问价的,怎么能够错过。

在古玩这个圈子里,最不怕的就是有人讨价还价,以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只要有人开口讨价还价,就要掉进他们挖好的圈子里。

“五十万西朗。”王小涛沉默了一会,开口还价道。

黑人摊主脸色一沉,露出一口大白眼看似恼火的道:“不卖!”

嘴上虽然说着最冷的话,但是这黑人摊主心里,其实已经乐开了花。

埃本剑在古贝宁时期,只有部落首领和奥巴,才有资格拥有。

这样的使用属性,注定了埃本剑数目的稀少。

更何况,距今又过去了那么多年,哪有那么多的埃本剑,可以流传下来。

就这文玩市场内,所摆放的埃本剑,都要比真正埃本剑总数目的百倍还要多,真假可想而知。

能够卖个五十万西朗,那可是大赚。

但是黑人摊主知道,自己暂时还不能答应,按照讨价还价的惯例,接下来王小涛肯定还会加价。而以他做这行当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再出手,这样可以力争卖到一个尽可能搞的价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