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开保险柜(1/2)

金城银行。

最初的总部是在津城,当时的津城,是全国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

除去中南银行的总部在魔都外,以金城银行为首,包括盐业银行、大陆银行这北四行中的三家,总部都是设在津城的,之后大陆银行的总部也迁到了魔都。

到了倭国入侵的时候,九州变得战火纷飞,金城银行迫不得已,只得将总部迁移到了这里的租界。

之后,这里就一直作为金城银行的总部,一直到现在。

走近今日的金城银行总部,通过上世纪的建筑,还可以感受到,昔日的金城银行,是多么的辉煌。

可惜今日,已经不见往昔的辉煌,如同夹杂在高楼大厦中的上世纪建筑一样,感觉就像是夹缝求生。

不过,金城银行的虽然破旧,正常的银行业务办理人很少,但是这里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保险库业务,却是异常的火爆。

这种火爆程度,即便是在当今为主导的四大行内,都是很难见到的场面。

似乎是看出了王小涛一行人的好奇,负责接待王小涛一行人的工作人员,面带微笑,非常细心耐心的,讲解起了关于金城银行保险库的业务情况。

“这位先生,我们金城银行创办至今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是为数不多的经历过动荡年代,迄今为止还依旧保留至今的银行。”

“从一九一七年创办至今,我们金城银行一直努力服务于客户,将客户的安全利益放在银行的第一位,所以哪怕是精力了动荡的年代,客户存放在我们这里保险柜的东西,依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存在我们金城银行保险柜里的东西,哪怕是存放者以及存放者的后辈联系不上也无所谓,东西会一直在保险柜里存放者,直到有人来认领。”

“另外的话,我们金城银行的保险库业务,只凭牌子和密码来取,不问取者身份,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拿着牌子和密码,就可以取走对应保险柜里的东西。”

“正是因为有如此信誉和隐私保证,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政商名流,选择我们金城银行的保险柜业务。”

“民国时期是我们金城银行最辉煌的时刻,杜月笙、张树声、黄金荣,张学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金城银行保险柜业务的客户。”

“所以先生您若是选择我们金城银行的保险柜业务,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众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也怪不得在正常银行业务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保险库业务还能如此火爆,一切都得以于金城银行创立至今保险库业务,积累下的金字招牌。

即便是无人认领的保险库,也会一直代为保管,一直到有人认领位置,如果无人认领,就这么继续保管下去,除非金城银行不在。

这是何等的难得!

另外还有仅凭牌子和密码存取的方式,这就省去了很多麻烦,一些不希望被人知道客户,隐私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其实就像是现在的瑞士银行一样,之所以瑞士银行的业务能够开便全球,几乎全世界的权贵名流都在那边开设有账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关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存取的便捷。

这样的存取方式,倒是让王小涛捡到了一个很大的便宜,不然若是换到现代银行那些需要验证身份信息,才能存取的保险柜业务,想要取走保险柜里的东西,肯定是少不了麻烦。

王小涛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了银行的保险库。

安全设施确实没得错,就保险库的大门而言,怕是足以抵挡小型核弹的攻击了。

而这是上个世纪前几十年的建筑,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近百年,这种情况相下还能拥有着与现今银行保险库业务相当的安全措施,也怪不得当时会有那么多的权贵名流,选择金城银行的保险柜业务。

想要到这地方来拿东西,除非门被正常打开,若是想强行破开抢的话,绝对是没可能的。

“先生,您在我们银行存在的保险柜,是几号呢?”

工作人员陪着王小涛,在保险库里转了一圈后询问道。

“我记得你们金城银行在民国时期开展的保险柜业务,足足有上千,怎么这么只有后面的这些,前面的一百号呢?”

王小涛看了一圈,根本没有发现前一百号保险柜的存在。

“前面的一百号,还在里面,这位先生您还记得我刚才和您说的那些客户吗,张学良、黄金荣、杜月笙、张树声他们就属于这前一百位保险柜的客户。”

工作人员解释道。

“这一百号客户里,有人来认领过吗?”

王小涛好奇的问了一句。

“肯定有,怎么可能没有呢,没认领的也有一部分。”

工作人员回应道。

“带我进去,我要开保险柜。”

王小涛接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