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往死里宰(1/3)

典当行老板段勇,面如死灰。

本来以为过了赎期没来赎回,自己捡到一个大漏,马上就联系上了阮浩,打算卖出去大赚一笔。

可没想到,最后却被证明是赝品。

也怪不得典当方,过了赎期也没有赎回!

其实这也不怪段勇和店里的大师傅眼力不行,毕竟纸张是清朝的,然后临摹对象还画工过人,看不出问题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其实以这幅画的水准,若是放上百年,等到油膜层形成,估计除了王小涛凭借神眼天瞳的鉴定能力之外,还真不一定有人能够看出问题。

另外这幅画,即便是没有油膜层,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被认为是真品的,毕竟滴水的方法是会破坏到书画本身的,而每一幅真迹都有着独一无二性,除非是有着百分之百的把握,谁会用这样的方法,来验证是否为赝品。

要怪就怪这位典当行老板的段涛,不应该联系阮浩把东西卖给阮浩,然后又偏偏挑选了今天这个歌时间。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赵老此时,再也没有了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态,完全是以一个虚心求教的后辈姿态询问道。

“纸张。”

王小涛回应道。

“纸张是清初的,这个没有问题?”

赵老接着问出心中疑惑。

“纸张是清初的没错,但却不是宣纸。”

王小涛笑着回道。

“原来如此!”

赵老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的同时,心中对于王小涛鉴宝实力的震撼,也随之再次飙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纸张不是宣纸,这句话听上去很简单,但若是想要就这么凭借肉眼,直接看出纸张的问题,难度之大即便是他都做不到。

如果是在王小涛没有说出油膜层的问题前,他肯定会认为是在吹牛,但是现在绝对不敢再有半分怀疑。

只是……他究竟是怎么看出来的?

鉴定纸张是否为宣纸的办法,赵老也知道,可要么必须借助于专业的设备,要么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而像王小涛这样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赵老自认做不到,还差得很多!

“自从宣纸出现,从皇家御用到民间普及开来之后,但凡名家作画,都喜欢用宣纸作为载体。”

“按照加工方法,宣纸可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但无论何种宣纸,都共有一个属于宣纸独一无二的特点,搓折无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