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王永亮的电话(1/2)

“什么……竟然是琅琊王氏!”

楚曼文惊呼出声。

有着上下五千年闻名历史的九州,曾经诞生过很多声名显赫的家族,但是一直能够渊源流传至今的仅有十家,琅琊王氏便是其中之一。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古诗《乌衣巷》,描写的就是王家兴衰的见证,也可以说是两晋南朝史海钩沉的历史见证。

琅琊王氏是九州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是九州古代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九州首望”之誉称,奠基者为王吉,乃西汉时期名臣和经学大家。

发展与曹魏西晋,与东晋初年达到巅峰,史称“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在政治、伦理道德、朝章国典、文学艺术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从东汉到明清时期,共培养出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

关于琅琊王氏的始祖,据说是出自姬姓,最开始的始祖为春秋时期齐国大司马王子成父,王子成父是周恒王的第二个儿子,齐桓公死后王子成父的后代继续担任齐国将领,于是便定居在了齐国,并世代以王为氏,次为琅琊王氏之始。

有着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便诞生于琅琊王氏,不过后世琅琊王氏几经分裂,有固始世系,新安世系。其中固始世系的闽王王审知,曾经三兄弟统一闽国;新安世系以璧公王璧为一世祖,为晋国城乡王导之后裔,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

明朝时期的王守仁,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后,是九州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不仅精通儒道佛三家,而且还能统军征战,为九州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哪怕是如今,在九州商政军三个圈子里的顶层,乃至是九州昆仑和山海地质队,这三个最高统帅直接负责的机构,都可见琅琊王氏的身影,就连台城的“立法院”院长,都是琅琊王氏的后裔。

琅琊之后,名人辈出!

“我更没想到的是,连孔辉居然也知道琅琊王氏的存在!”

王小涛缓缓说了这么一句。

“这个其实倒是没什么,九州最古老十大家族的存在,一直都不是什么秘密。”

楚曼文表示这个很正常,接着很快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我现在担心的是,琅琊王氏的这个年轻人,要跟着你学习捡漏本事的事情!”她不知道年轻人的突然出现是不是偶然,如果是还好,可若不是,再加上要拜师王小涛捡漏的事情,就值得令人深思了。

“往后走就知道了,如果是别有目地,早晚肯定是要露出马脚的。”

“目前也只能这样了,只希望千万不要别有目地!”

王小涛和楚曼文来到店里的时候,古老正在和之前想从王小涛这里购买砚台的老者,坐在一起闲聊。

“古老。”

两人走过去,恭敬的打了声招呼,对于这位圈子里的泰山北斗,德高望重的前辈,两人可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手里这是什么东西,不会才刚回来就又捡漏了吧?什么宝贝,赶紧拿出来瞧瞧?”

古老瞧着王小涛手里的东西,立马就来了兴致。

“砚台,苏轼从星砚!”

和古老一起坐着的老者,抢在前面开口道。

“不是,老高,这是什么情况?”

古老不明所以,被弄得满头雾水,怎么这东西的情况,自己这位最近几天才到山城的老友,已经抢在前面知道了。

“难道,你们之前遇到过?”

高老点了点头道:“老古,这小子该不会就是经常被你提起的那个小子吧?”

“没错,这就是小涛。”古老肯定的点了点头。

“怪不得那么好的眼力!”高老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他在古玩上的眼力确实很厉害,但是比起好友古老还差了不少,而这个王小涛可是连好友老古都推崇有加、自愧不如的存在,亏他刚刚还想从王小涛手里捡漏,真是搞笑。

“老高,有故事,说来听听?等等,你刚才说在这里遇到一个厉害的年轻人,你想从对反手里捡漏,然后反倒是被打量了,说得该不会就是小涛吧?”

“没错,正是这位小友。”

“哈哈哈!”古老哈哈大笑声中,接着道:“老高你不是说,等小涛回来要考验考验的吗,现在可以了。”

高老满脸尴尬道:“我说老古,都这个时候了,你就能不能别再取笑我了!”

“之前我说小涛厉害,你还半信半疑,现在信了吗?”

“信,相信的信。”

“哈哈!”

王小涛找来螺丝刀和锤子,小心翼翼的一番敲打之后,一方砚台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方真正的砚台,只是因为保存不善,天长日久之后,才会变得如同板砖造型一样。

“果然不愧是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这一方苏轼从星砚,真是漂亮!”

随着这样一方砚台的清晰呈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古老和高老两人,忍不住异口同声的惊呼出声。

四大名砚分别是指甘省洮州的洮河砚、粤省肇庆市的端砚、皖省歙县的歙砚、晋省新绛县的澄泥砚。也曾有人主张将紫翠石雕制作而成的易水砚代替澄泥砚,成为四大名砚,不过最终还是将晋省新绛县的澄泥砚,认定为四大名砚。

端砚被世人称为‘群砚之首’,选材于粤省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质刚而柔,体重而轻,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不损毫,易发墨,纹理绮丽。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产于赣省龙尾山,古属歙州,所以称之为歙砚。特点是色如碧云,温润如玉、墨峦浮艳、声如金石。其石之润、抚摸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立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