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没有标签的神龛(1/2)

“我说小涛你怎么不要那幅张旭的《自言贴》呢,搞了半天原来是对画的喜欢胜过字,虽然这幅《长江万里图》的金钱价值,比起张旭的《自言贴》差了一些,但却也是张大千难得的真迹,也算是十分不错了!”

何老只以为王小涛的失神,是因为对张大千的作品情有独钟,笑呵呵的说了这么一句。

“王先生您先请过目,如果喜欢尽管拿走便是了。”

于敏昌示意道。

“我先看看再说。”

王小涛笑微微的说着,采用了和鉴定自言帖一样的方法。

左手摊开,右手收拢,就这样相互配合,迅速的将这幅《长江万里图》看上一遍。

这可是张大千的代表作之一,长达二十米的卷画中,分十段分别绘出了岷江、嘉陵江、宜昌、武汉、鄱阳湖、黄山、南京、镇江、吴淞口等十处江山盛景,可独立成图,又可连贯。以川省起笔,开卷是岷江索桥,然后顺江而下越过三峡、江陵、纳百川入大海。一路上山峦叠峰,浩浩荡荡,云雾显晦,将万里长江尽收二十米的卷画之上。

展卷之下,万流奔腾,万石耸峙、苍茫雄浑,豪迈奔腾,其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哪怕是不懂画作之人,只是一眼,也会被这样一幅《长江万里图》所展示出的磅礴气势所吸引。

很快看完之后,王小涛等到脑海中异能鉴定声响起,这才将卷画收起。

“王先生,这东西呢?”

于敏昌第一时间,紧张的询问道。

“于老,运气不错。”

“这幅《长江万里图》,笔法时而明净,以线条为主,时而蓊郁,以湿墨叠彩晕染为主,精工细作,却粗放豪迈,收笔滞顿,却又挥洒自如。雄壮细腻,色彩变幻莫测,缤纷浓郁,却又清雅飘逸,而且天光水色,阴阳明灭,气象万千,可谓是极宇宙之大观与眼底。豪放中见工细。”

王小涛缓缓道来。

“太好了!”

于敏昌兴奋的大声叫好,《自言帖》和《长江万里图》是他所有藏品中,最珍贵的两件,如今被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心里终于算是能够重重的松了口气。

王小涛接着来到了第三个盒子前。

何老见状,立马就急了。

“小涛,这幅《长江万里图》你要是再不要的话,他这里里面剩下的东西,虽然也还有不错的,可是比起这两样宝贝,那可就差得远去了!”

“不急,我再看看。”

王小涛示意无妨后,接着将第三个盒子打开。

何老见状,只能是干着急没有办法。

这是一幅金农作品的空捍如洒图,作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作品别有一种奇古之气,出人意表,曾有汪评论“金冬心农,书画高古,足以继轨前任,其题画别饶异趣,不落昔贤窠臼。”

金农一生,也算是颇具坎坷,自从康熙六十年到了扬州后,就再没有摆脱过穷困潦倒的生活,仕途一再碰壁,以至于最终断绝了仕途上进的念年头。

乾隆十二年,因病无钱补养身体的金农,无奈忍痛将自己珍藏的陈洪绶《卢仝煎茶图》托好浙派篆刻创始人友丁敬专卖,生活拮据可想而知。对于自己的落魄,金农曾写诗状其窘况:“一月闭门恒自饥,连朝养疴懒赋诗。高僧送米苦难得,残客索书佯不知。”,所以金农的作品,会在思想上体现出一种愤世嫉俗,艺术风格上有着强烈的独创精神,别具一格。

不过金农的作品,在现在曾经不断拍出天价,金农壬午两千四百三十七万五千元,菩提两千三百二十二万五千,清韵册三千二百一十九万,立轴大宛良驹图三千三百八十万,墨梅图五千三百八十万。

王小涛先用眼力进行判断,接着再动用鉴宝异能,进行评判,看看自己的鉴定结果,是否正确。

“品名:金农空捍如洒图,产地:钱塘,生产日期:公元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品相完整度:百分之九十五,市场评价:一千七百万左右。”

“品名:现代仿张善孖黄山清凉台图,产地:九州汴梁城孙浩,生产日期:13年9月18日,品相完整度:百分之九十八,市场评估:毫无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