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组建军校(1/2)

这.....!

孙承宗、黄立极、徐光启等内阁大臣听到皇帝这番言论犹如晴天霹雳,心中震撼不已,震撼皇帝年纪轻轻的就对局势如此深刻了解之外。

更加震惊和欢呼大明终于来了一个明君了,大明中兴有望了。

孙承宗随后问道:“那陛下是决定用明初的方案,放弃主动进攻的策略?”

“不!”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王爱卿的方案,虽说坚守山海关是能节省朝庭的大量钱财,但对消灭后金,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请陛下示下!”

“王爱卿的方案与孙爱卿的方案,各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所以朕就从中取优,除了坚守海关,与东江镇互互为犄角之外,更要对后金实施经济封锁,一粒米都不能从大明流到关外,然后拉拢蒙古,与朝鲜一起三方共同钳制后金,等朕把大明国内的事处理好之后,再腾出精力对付后金,诸位爱卿谁有意见?”

攘外必须安内!

孙承宗、黄立极、徐光启等内阁大臣在互相对视一眼之后,脑海中突然闪出这么一句话来,皇帝对局势的分析和把握,布局既成熟又稳重,他们那有什么意见。

“臣等赞同陛下所言!”

“那好,传旨,朕任命王在晋担任辽东都师兼辽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督理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军政务以及筑城之责,另赐尚方宝剑,对辽东的文官武将皆有先斩后奏之权。”

原本的蓟辽都师阎鸣泰是一个谄媚的小人,为人本事不大,能当上这个官全靠拍魏忠贤的马屁,所以朱由检在贬魏忠贤到南京的时候,顺手搂草打兔子也将他的官给贬了。

现在让王在晋替代阎鸣泰正合适,而且朱由检为了加强王在晋的权力,更赐予了尚方宝剑,总的说王在晋在辽东问题上就是等于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不管官有多大,他都有权管。

王在晋听到皇帝如此的信任他,顿时有一种士为知己死的感动,“噗通”的一声跪下来,满脸激动的说道:“臣领旨,绝不辜负陛下之期望,让我大明的一丝物资流进后金。”

心中更暗暗下定决心,就算是死,也要报答皇帝君恩的万一。

但是放弃辽西土地和数十万百姓,这要是传出去,这影响可不好,肯定会掀起滔天波浪的。

所以,身为首辅的黄立极就提醒皇帝,陛下,你的方案好是好,但这负面影响可不小啊。

“爱卿不必担心,朕自有主张!”

朱由检听到首辅黄立极的话后,顿时冷哼了一声,他根本不在意这个。

面子是什么?

能吃吗?

作为皇帝,一国之君,只要能对国家有好处的,对百姓有好处的,就是好的政策,好方案,至于面子不面子,全死一边去。

“如此臣就放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