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朱由检,昏君耳!(1/2)

很快,关于任命徐光启为工部尚书,孙承宗为次辅兼兵部尚书的旨意传到内阁。

顿时引起不小的波浪,不过身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本此时的他根本就没有勇气对抗皇帝,所以就没出声反对。

户部尚书郭允厚和礼部尚书来道宗本来想开口反对的,但如今内阁之中,工部尚书与兵部尚书两人被罢免,吏部尚书房壮丽在前几天辞官归去,一下就没了两位阁臣,差点没让内阁停摆。

又一想到进内阁的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两人不管是资历和能力、声望,担任一部尚书,进内阁绰绰有余,就算想反对也没有找到反对的理由,而且反对也不见得有效果,何必惹天子厌恶呢,于是就同意了。

而在另外一边,乾清宫,朱由检在接待过徐光启三人科学家,在解决军队武器问题之后,又接待了王在晋,一个满脸白发,个子瘦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但双眼炯炯有神,装作打扮简单,整个人却显得很精神。

“王爱卿,此次朕把爱卿从南京调回来,是想让爱卿出山,重新住持辽东事务。”

朱由检在见到王在晋之后,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之所以着急着将他从南京召回来,全是因为辽东的王之臣。

身为辽东经略的王之臣在治理辽东的思想跟孙承宗一样,都是主动进攻,希望练兵修堡,最终军事解决辽东问题,需要烧大量的钱,需要完整的后勤保障,但以大明如今的财政和朝庭情况,这两样都做不到。

所以朱由检就让主张守势,战略思想更经济的王在晋做了辽东经略。

明末自野猪皮在打赢广宁之战,把抚顺沈阳辽阳广宁等地收入囊中后,实力大增,大明就不具备军事收复辽东的实力了。

更何况,朱由检可不想把国家的大部分资源砸在辽东那帮吃里扒外又无能至极的关宁铁骑身上。

“什么!”

王在晋一听到皇帝要让他住持辽东事务,顿时抬起头,神情激动的看着皇帝,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的得到皇帝的重用,忧的是担心皇帝拉不下脸面,要知道他的主张可是有弃土之嫌。

朱由检看着久久不回话的王在晋,随即问道:“怎么?王爱卿不愿意为朕分忧?”

“啊?不不...不,臣非常愿意。”

王在晋反应过来后,急的连忙摇头,当面拒绝皇帝,活腻了不是,随后解释道:“回陛下,臣很愿意前往辽东,只是臣的主张,只怕会引来.....”

当他继续想说下去的时候,朱由检却抬起手打断道:“朕知道你的顾虑,不就是怕人家说你王在晋贪生怕死,放弃辽土和辽东百姓,而退守山海关吗?”

王在晋闻言,顿时讪讪一笑,这皇帝说出了他的心声,回答道:“禀陛下,臣不是怕死,而是怕会招致满朝文武的攻讦,导致镇守山海关防御胡虏一事功亏一篑。”

“行了,朝堂的事朕来处理,你不必担心,回去准备一下出发到辽东。”

朱由检知道他与孙承宗是主攻,希望练兵修堡,最终军事解决辽东问题不同,王在晋其实是主守,放弃辽东采取守势。

按照明末的政治环境来看,孙承宗还真是高大上伟光正的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他王在晋那点主守弃辽的小心思真是摆不到台面上来,里铺重城方案就是糊弄人的玩意,根子上他的想法就是弃辽守山海关。

然而这样相当的政治不正确,因此他的方案也自然经不起孙承宗的质问,因为王在晋可不敢让自己脑袋上扣一个主和或弃土的罪名,那是会被唾沫淹死的。

“臣明白了。”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王在晋也不再说什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