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1/5)

余烬从小在道观里长大,他无父无母,全靠他师父把他养大。

和其他师兄弟不一样,余烬无心修道成仙,也做不到师父所说的“清心寡欲”。

和长生不老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比起来,他更喜欢山下小城里的尘世烟火。

师兄弟看不起他,觉得他毫无志向;他也不屑于和他们解释,每日守着自己屋后的一棵古树,看着山下升起的袅袅炊烟。

师父仙逝后,他对道观的最后一点留恋也没有了。

在第五十六次顶撞了接手道观的大师兄之后,他终于被赶出了道观。

余烬就像是一只回归了自然的笼中之鸟,自在如风。

饭疏食饮水,地为榻,天为被,曲肱而枕之,自得其乐。

好在他在道观里学过的东西还在,给百姓算个命,测个姻缘,卖几张随手画的符咒,赚不了多少钱,但也饿不死。

就算是身无分文,他也乐得自在。

他沿着沧江一路走过来,来到了这一带最富庶的临江城。

听闻临江城最富有的祝家刚得了一对龙凤胎,可那个小少爷一出生便患了怪病,多少名医都束手无策。

余烬摸摸空空如也的钱袋和干瘪的肚子,在祝家对面坐了一个晚上,观了一夜的天象。

第二天,他敲开了祝家的门。

虽说差点被当成骗子给轰出来,余烬还是靠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祝九化,成功地避免了被饿死的悲剧。

他在看到祝卿卿的时候,便知道这个姑娘命硬,且情路坎坷,他为祝卿卿算了一卦,知道了她将来怕是有一场不小的情劫。

为了能救小少爷,也为了能帮祝卿卿躲过那一次劫难,他提出了把两人分开扶养。

此举对祝景信确实有用,但是祝卿卿能否安然渡劫,还要看她自己的造化。

在祝家蹭吃蹭喝蹭住了半个多月,还让人家送走了刚出生的女儿,余烬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留下了。

带着祝九化赠的银两,余烬又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他见过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也走过长河落日圆的大漠;被好心人留过宿,也被当成过骗子——好在他跑得快,没有挨过打。

一直行到了沧江的尽头,他来到了牧国——一个与华朝边境相邻的小国。

看着两国交界之处石碑上用牧国文字所写的“牧国”之时,余烬微微一笑,走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