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2)

第74章

“说起来也不能怪陈师傅生气,陈工这事当初决定得确实仓促,让俩孩子真受了大罪。”

沈青耘叹了口气。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你怎么也学会拐弯抹角绕弯子了?”

尹小满不满的说。

“嗬,几天没见凶得很啊,你就这么和你男人说话?”

沈青耘简直要被她给气笑了。

他不明白自己走的这两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媳妇儿那性子,不是一直护短的很吗?

那俩孩子把二妞给欺负了,按照他的想法,媳妇不说会去和人家理论什么,但至少也会交待一家子和那俩孩子疏远些。

可现在,看她这意思,倒是对双胞胎关注得很。

沈青耘想着,眼睛却无意中瞥了一眼床头的闹钟,已经六点半了。

他连忙伸手在尹小满的脑门上戳了一下:“赶紧起来,真晚了。”

“陈工干啥了?

这怎么就跟赎身扯上了?”

尹小满揉了揉被戳的额头,也顾不上和他计较,继续追问:“你跟我说说。”

换做别的孩子,她可能真的不会如此的关心。

实在是昨天俩孩子的举动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早上陈明识用手紧紧攥住滚烫的蒸饺时的画面总是在她的眼前晃,五六岁的孩子,那手上的皮肤得多嫩啊?

为了一口吃的,就那么攥着,想想都疼。

她还没有办法忘记昨晚陈明理的哭声。

小丫头看上去不声不响,钻到人堆里都找不到的样子,可明显也是个机灵豆子。

在所有人都还在发蒙的时候,是她第一个提出来要把馒头还回去的。

可就这样的孩子,在看到哥哥空手而归时,哭得却那么绝望。

一口一个“爷爷要被送回去了”,任谁都能感受到那是她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恐惧。

在此之前,尹小满一直认为双胞胎和他们爷爷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应该是被虐待过的。

不然,有长辈带,父亲工资又不低,家里怎么会缺吃缺喝到让孩子变成那样的品性?

但从小家伙拼命往回跑的举动,从小丫头绝望的哭声里,又让她明显的感觉到俩孩子对爷爷的依赖。

这种自相矛盾,是她怎么也想不通的。

她原本就是想等男人回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她还没来得及张口,男人直接就是一句“替俩孩子赎身”,她怎么可能不追问?

看媳妇这是真着了急,沈青耘也不敢继续卖关子,对她解释道:“我们这次进京,除了陪同华老去送文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接专家组成员的家人上岛,这个是之前团里就同意了的。

我们这边一启程,那边团里就按照华老提供的名单给那些人员所在的地方发了调动函,那些家属在拿到调动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办理调动手续了。

因为是团里直接发函,各地方看到后通常会积极的协助办理,没有人会阻拦。

所以,我们在京城的事儿办得差不多的时候,那些家属们已经三三两两的都赶来报道了。

只有陈工家的老爷子还有两个孩子一直没来。

当初华老就说过这个问题,说是陈工家里情况有点复杂。

他是独子,可是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不仅人没有赶回去,连封信都没有。

老爷子因为等他,苦等了七天才给老伴儿下葬。

为此彻底伤了心,坚决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

可实际上那时候陈工正在攻坚小组里,正处于封闭工作期。

等他忙完解除封闭出来的时候,他母亲的丧事已经办完两个多月了。

后来是组织出面,帮他们父子做了好长时间的调和,老爷子才终于不说什么了,但是这个心结肯定是结下了。

陈工的妻子和他是同事,两个人都是搞研究的。

结婚晚,要孩子也晚。

可谁又能想到,她一怀就怀了双胞胎,还偏偏又赶上粮食最紧张的时候生。”

说到这里,沈青耘挠了挠头:“女人生孩子的那些事我也不懂,反正华老的说法就是,陈工的妻子因为生孩子做下了病,生完之后想要重回项目组是不可能了,身体根本吃不消。

加上陈工忙,也没人帮她照顾孩子,所以她主动提出离开设计院,带着孩子回娘家住。

这件事研究院研究了很久,毕竟这种事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但她情况确实特殊,一来身体真是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再来家里孩子那么小,也不能让人家两口子都全心扑在工作上。

所以后来还是科研所出面,专门派了外联人员亲自送他们娘仨回去,还联系了当地,给她安排了一份在学校图书馆做管理员的工作。

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同时方便她照顾两个孩子。

可那时候谁也不知道她的身体已经彻底跨了,回娘家没有两个月,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去单位报到,就病死在家里了。

那时候俩双胞胎还不到两岁。”

“啊!”

尹小满惊呼了一声。

然后立刻想到了之前陈师傅说的话。

他说:“他心疼?

他心疼个屁!他要是但凡有点心,能孩子生下来那么多年连见都不见,老娘,媳妇死了,家都不回?”

“陈工又没回去?”

尽管已经知道答案,可她还是没忍住又朝男人问道。

沈青耘点了点头。

“那时候陈工他们正在搞新型巡逻舰的研究,因为怕泄密,也怕安全无法保障,是被封闭管理的。”

尹小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她不知道要说什么。

埋怨陈工?

可陈工做得是为国为民的好事,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那种情况下,他完全没得选择。

可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尹小满觉得自己也特别能够理解陈师傅的心情。

这样的儿子,也确实让人寒心。

但——

“这又怎么能谈得上去赎孩子呢?

难道陈工媳妇的娘家把俩孩子卖了?”

尹小满简直不能想象。

“那倒没有。”

沈青耘说:“陈工媳妇娘家对他肯定是有怨言的,毕竟他连自己妻子的追悼会都没赶回去参加。

可他们一家子却也要指望着陈工寄回去的钱生活。

以前他妻子在的时候,还有一份工资。

可她去世了,他们一家子能得到的就只有陈工给双胞胎寄的生活费了。

所以,在儿媳妇去世后,陈师傅去了他们家几次,他们都不让进门。

开始的时候老人家是想把孙子孙女接走的。

按照老人的想法,那是他们陈家的种,儿媳没了,把孩子留在亲家算怎么回事?

可儿媳的娘家妈说,俩孩子的户口在城里,没有放着城里户口不要,改到乡下去的道理。

后来陈师傅也不提带孩子们走了,只说要看看,可他们也推东推西的就是不愿意让他见。

陈师傅恼了,又一封信写到了研究所,让陈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说哪儿也没听说过不让爷爷见孙子的,这是要不让孩子认他们陈家了?

可与他的信同时到的还有陈工妻子娘家妈的信。

在信上哭天抹泪的说老爷子怎么去抢孩子,他们又是因为什么不让见。

那意思很明显,他们怕老爷子跟他们抢。

他们不放心把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交给一个在乡下打铁的莽汉,觉得他一个男人干不了这细发活儿,带不了两个孩子。

这两封信陈工都看了,然后他从内心里更偏向于丈母娘一边,觉得他们一大家子带两个孩子肯定比父亲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强。

所以他给陈师傅寄了一笔钱,但却站在丈母娘那边劝他别再去城里给人家添麻烦。

这一下把老爷子彻底惹恼了,从此后他再也没有去过城里,也没再去看过俩孩子。”

“然后他们虐待双胞胎了,是吗?”

后面的话根本不用问,用脚丫子去想也知道后续。

就看俩孩子现在这样子,那从小就肯定是吃什么要什么全都是靠偷,靠抢的。

“是。”

沈青耘重重的叹了口气:“他们拿了陈工寄过去的钱,却没花在两个孩子身上。

不仅钱没给孩子用,还把他们定额的口粮,副食品也都贴补了他们舅舅家的孩子。”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可真听到了还是让人忍不住的气闷。

“然后呢?”

“然后——调陈师傅来岛上工作的调动函是发到他们乡里的,那边没有任何阻拦,手续办得很顺利。

但因为双胞胎年龄太小,没法专门给他们发函,所以他们两个的名字是附加到陈师傅的调动函后面的,让他把孩子带上一起上岛。

陈师傅办好了自己的手续,拿着调动函去找亲家要孩子的时候,那边死活不同意。

非说他的手续是假的,说他们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即使后来他又专门回乡里,特意找人去做调解也没有效果。

后来乡里也没有办法了,就将电话打到了团里,团里又通知我亲自过去一趟。”

后面的事情可想而知。

在接到团里的电话,华老就已经猜出那些人不放孩子就是为了钱。

毕竟陈工跟他这个组已经跟了好些年,包括之前陈工妻子也是跟他们一个组的。

之前发生的那些事,华老都了解不少。

所以在沈青耘去之前,华老就将自己带的所有钱全都给了他,并且给他提了两个要求。

一,速战速决;二,只要不过分,尽量满足对方要求。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在外面不合适待的太久,而且此时已经在京城集合了的专家家属们,实际上身份也是不宜让外人察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