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混编的部队(2/3)

总之,他们会把大唐帝国的好讲给每一个秦军士兵听,然后秦军之间又开始口口相传,这直接导致了秦军战斗意志的崩坏。

最后没有办法,秦军高级将领们只能下令禁止士兵之间谈论这些问题,抓到之后就要处以重刑。

可越是这样,部队的情况就越是糟糕,增加的兵力似乎也不能完全弥补战斗力的降低。结果就是秦军前线部队看似兵强马壮,实际上不堪一击。

仅仅是处理这些问题就已经让刘志安焦头烂额了,可还有第三个问题在等着他呢。

那就是部队的补给待遇问题:秦军部队和大华仆从军之间的补给究竟怎么协调?大家都在一切吃饭,眼睛可都不瞎。

你说单纯优待一些秦军吧,一起服役,就在一个战壕里听命的大华人肯定是有意见的:特么的老子和你一样卖命,结果你吃的比我好,子弹比我多?这是什么道理?

可如果你平均分配这些物资吧,不满的情况就反过来了,秦军部队意见就很大了:老子可是嫡系部队,正经的上三旗,特么的和你们这帮二百五吃一样的饭菜?这特么的是什么狗屁道理?

所以刘志安在指挥作战已经快要忙死了的情况下,还要和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打交道,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瘦了整整一圈,整个人都有点儿脱相了。

他已经向秦皇赢铎申请了支援,请求派遣几个大臣来前线支援一下,帮他缓解一下压力。

可这个简单的要求却一直没有办法满足,秦皇赢铎也很头疼,他想要选的人每一次都会出点儿意外,无论怎样都不能去前线履职。

这些文臣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盘算:能被赢铎选到的,多数都是那种比较中庸,没什么贡献,让皇帝陛下不那么喜欢的人选。

因为那些能干的,能力高的,赢铎都不舍得派遣到前线去,因为刘志安可是在前线使用了地雷的,去前线和他公事,搞不好就会遭到唐国的报复。

从唐国追究蜃国的态度上来看,只要不参与那些过分的事情,唐国哪怕赢了一时间也不会追究其罪责。可如果要是违反了公约,哪怕自己身份显赫也肯定要被处死。

所以他们一定要和刘志安划清界限,被秦皇选中之后,立即就称病告假,或者干脆辞官。更狠的甚至自残,来个骨折什么的避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