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赏他!(1/3)

“王爷错了。”

道衍悠悠的话让朱棣一怔。

只听道衍继续道:“其实皇大孙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因为那个位置,无论怎么轮都轮不到王爷的,老皇爷最希望的就是子孙和睦,不会废长立幼的。”

闻言,朱棣沉默了。

良久,朱棣才徐徐道:“也许这就是命,这就是我朱棣的命!”

“那王爷甘心吗?”道衍淡淡的说道。

朱棣苦笑一声:“不甘心有用吗?”

“有用!”

道衍三角眼中精光一闪,口中蹦出两个字,本还在失落中的朱棣心中一惊,忙又打起精神,静待下文。

“刚刚贫僧已经说了,只要老皇爷还在,那个位置就轮不到王爷,无论是谁上位,本质上而言,对王爷都是没有区别的,王爷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

朱棣闻言眉头一皱,转过头来,看着道衍道:“等待时机?等待什么时机?”

道衍徐徐回道:“等待旧皇老去,新皇登基!”

“放肆!”

朱棣陡然喝住道衍:“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也能乱说?!”

道衍双手合十,不惊不恼。

朱棣盯着道衍看了一会,悠悠道“大师当初看走眼了,大师想做房玄龄,可本王不是李世民!”

道衍依旧心平气和的道:“贫僧想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爷想做什么?王爷若是想做一位为大明戍守边关的塞王,恐怕不能随了王爷的心愿。”

朱棣平日里对道衍十分敬重,倚为腹心谋臣,平日遇有难事,便与他一起商议,两人明为主臣,实则有师徒之谊。

所以朱棣也知道自己刚刚的话有些过分了,语气柔和了许多,道:“为何?”

道衍回道:“王爷请想,如今老皇爷尚在,您还是国之重藩,北军主帅,可一旦老皇爷不在,您就变了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您的功勋越高,朝廷就越忌惮您!”

“新君一旦上位,你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塞王,便是他首要对付的对象,您说,您还能安心做一位为大明戍守边关的塞王吗?”

“王爷如今在诸王当中实力威望无人可及,依在下看,王爷若真就此俯首,莫说太平王爷,便想为江上一渔翁亦不可得!”

闻言,朱棣沉默了。

他知道道衍说的是对的,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便是最好的例子。

当年的西汉,和如今何其的相似。

一样是开国皇帝,一样是分封诸王,让自己的子孙前往各地就藩。

老皇帝尚还在位时,一众藩国尚且稳定,可老皇帝一旦不在,新君登基,双方便会互相猜忌,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会不断的疏远,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要么坐等削藩,要么奋起反叛。

历朝历代,只要分藩的,最终留给藩王选择的,也只有这两条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朱棣不仅知道这个道理,而且他也是一个有满腔抱负之人,自从来到北平这座塞防重镇就藩后,他更是雄心勃勃,欲有所作为。

他几次出塞,更是让他满腔热血,一心想着将漠北之地收复回来,曾经,他也想好好做一名为大明戍边的塞王,可如今,随着太子的离去,朝局一下子变得迷离起来,他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朱棣重新望向窗外,望向北方,神色间的迷茫并没有因为道衍的话而消散。

如今老爷子尚在,他朱棣是绝不敢轻举妄动的。

老爷子虽然坐镇京师,但却掌控着一切,就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无论他朱棣怎么闹腾,都逃不出老爷子的掌控范围。

这也是为什么他上位以后,也学了老爷子那一套,将他那几个儿子,还有那好圣孙玩得团团转。

所以老爷还在的时候,朱棣哪敢乱来,更别说什么算计老爷子了,那纯粹是自己找死……

……

从大明祖陵出来,回到泗水城的时候,已经是日落时分。

泗水城,这里隶属于盱眙县,属南直隶凤阳府管辖。

泗水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为中原区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冲。

在大明朝,泗水城达到了鼎盛期,城中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蚁集,甚是繁盛。

这当中除了泗水城地处关键外,还有一个重大的政治背景,即朱元璋的祖陵建其北侧,每年的各类祭祀活动,可以说是使得泗州城成为朱明王朝的行宫,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华灯初上,泗水城万家灯火,一番繁华的景象。

朱元璋便是在泗水城外十三里的孙家岗出生的,后来才徙居濠州钟离乡,每年朱元璋都要回这里一趟,所以对这里非常的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