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我常常感觉自己是个废人。(2/5)

唐初,《礼记》入选《五经正义》,从而升格为天下士子的科考经书,《中庸》也随之水涨船高,备受关注。

到了中唐,禅宗与道教高度发达,禅风道气弥漫士林。很多文坛领袖与士林贤达都把《中庸》作为沟通儒释道三教的一座桥梁。

这种风气蔓延至今,大儒们无不重视中庸,所以,这中庸需得读深读透,这对以后沟通道佛也有好处,老夫的学说,非局限于儒,而是通读儒道释三家之后的结果,所以,你们从我治学,便该从中庸开始……读深读透!……”

说完了总结,张载百年开始仔细给两个弟子讲解其中之释义。

一开始只是讲解其中基本释义,继而便是进行延伸解读,与其余四书五经进行勾连解释,将儒家之宗旨给提炼出来,先将书读薄,之后便是进行读厚的过程,不过这个时间需得三四个月之久。

陈宓一开始还是有些抵触的,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却是爱上了这种读书法,这可能是张载本身就是儒家大宗师的原因,一篇《中庸》,共不过三千五百多字,按照张载的分法,却被分为三十三章,四大部分。

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