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五章 大破殷军(2/2)

“你……你……”周阔宇被气的浑身剧颤,吼道:“我是皇子,你是臣下,不救我,就是不忠大周。”

“我效忠陛下,没有忠于你,你算个什么玩意儿,派人杀我,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你……你……可恶……”

“怎么着,来干一场仗,老子虽然负伤在身,也没怕过你!”白千道又撸了撸袖子,一副好斗的公牛架势,眼瞪的溜圆。

旁边几个将领,吓的都不敢吱声,一个是创下辉煌功绩,气势鼎盛的安平大将军,另一个是神勇二皇子,还都一副暴脾气,谁上前劝阻,谁倒霉啊!

周阔宇死死瞪着白千道,一会后,甩了甩袍袖,铁青着脸走出去。

白千道这才捋下衣袖,跟没事人似地,说道:“散了,散了……”

将领们手心捏汗走出去,心想这位是真猛,敢对二皇子如此不留情面,也不怕报复。

好像……这位一直以来就没怕过,不是传闻他一直被太子和二皇子派人追杀,却活得好好地,为陛下收为义子,成为侯爷,还成就军功盖世的大将军。

异数,异人中的异数啊!

周正弘听到这事,微微一笑,下旨封白千道名誉大元帅,一等安平王,让他守卫边疆五十年,操练出精兵军队,没有让他回京。

至于那些都没上战场的总督,他闭了一下眼睛,让各回其职,赠予一定军功,所属军队留在边疆,心中已在想着如何一一撤换。

白千道心不甘情不愿地镇守宣州,倒是操练出百万精兵悍将,震慑的大殷皇朝不敢再进攻。

某日,有报,大殷送来三个国色天香美女,他不屑地拒收,没斩来使,放了回去。

尹美智正在后为他按摩肩膀,说道:“这大殷翎皇,是在试探你吧!”

“几次三番试探,其实蕴含深意,想必闾京里已在暗传,说我接受大殷贿赂,有通敌迹象。这是白费心机,周正弘深知我,不会相信这些,只是他年纪太大,或许不久后就要驾崩了。”

“他会选谁继位?”

白千道思忖一下,说道:“周子恒。”

“那周子恒可是有私通外敌的一次过往,为什么会选他继位?”

“周阔宇神勇,也有一定智谋,历经沙场,心性残暴,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周子恒阴险,心狠手辣,很会笼络人,利令智昏下会做糊涂事,但明面上尚还顾着皇家颜面。周阔宇继位,以他之性当会很无情地杀很多人,包括那几个皇子,这不是周正弘的意愿。周正弘只能选周子恒,也欲以我制衡,保周阔宇一命,老皇帝是真不想儿子们互相残杀啊!”

“可是周正弘为什么还要周子恒与周阔宇斗这么多年?”

“他对别人一定会说想要一方压住另一方,让对方服气,其实是在磨炼周子恒。可那周子恒太不争气,一直没达到他的期许,其余的皇子又镇不住,只能勉为其难了。”

“千道,你做什么都是成竹在胸,料事如神,我太崇拜你了。”尹美智柔声说着,让他的头贴着自己的胸口,柔软若云。

白千道没拒绝,这些年都这样的,他笑道:“都认识几万年了,别学小女孩之态,让我起鸡皮疙瘩。”

尹美智娇笑一声,说道:“不在于时间年龄,从你救我那一刻起,我就在心中崇拜你,一生一世。”

此时,游在天急匆匆进来,无视两人亲昵之态,正欲说话。

白千道立时坐起,微讶,问道:“是楚公公来了吗?”

“啊?你……你怎么知道的?练通顺风耳了?”游在天惊讶。

白千道皱眉,说道:“看来周正弘即将离世,比我预料的还快啊!”

“不是,你推算出来的?”

“为这,我去逆天推算个什么劲,迎楚公公进来,我要再增加一个名誉头衔,白太傅,我该不该接受呢?”

楚公公宣旨,白千道即刻进京,恭听圣谕。

白千道,白大元帅,安平王回京,这本是一大盛事,会引起闾京轰动,在百姓们的心目中,他就是战神。

只是,白千道回京是秘密状态,任谁也不知,就见到了周正弘。

周正弘气色很差,眉心有道黑线,预示着厄运,果然已离死不远。

他说他年轻时曾中毒,为丹药化解,活了这么长时间,但寿命有所减损。

不日他就将魂归天外,不放心大周皇朝,欲让白千道成为太子太傅,保大周江山社稷五千年。

皇上驾崩,继位的必须是皇子,皇孙中还是有可造之材,是为周子恒之子周望远,乞望白千道能保驾至其登基为皇。

他说当初也生出杀不在异子中的白千道之心,但那时一阵心悸,感到若做此事,必然会后悔终身,因此才有了压桌腿的说法。他一直在观察白千道,心中逐渐认可,直至那次宫中见面,才最终决定托孤,他认为只有白千道才能镇住所有人,保大周皇室延承下去。

白千道心中生出一丝戚戚之感,这老皇帝深谋远虑,对子女们是真爱,可说为大周基业操碎了心,还对自己如此信任和看重,他虽不想,不愿,却话说不出口。

周正弘见白千道沉默,说他心知白千道是世外高远,但这是他的临终乞求,也可交易。他摸索着取出一颗珠子,正是玄天珠,说这不是恩赐,而是赠送。

白千道迟疑,目视玄天珠,心知自己若接受,就已是受之有恩,为人解忧。

眼见周正弘目中浑浊不堪,流露乞求,期望的眼神,他心中一软,叹然一声,接过玄天珠。

周正弘至此安心,目中又流露出一丝欣悦之意。

这一日的早朝,非比寻常,所有的文武官员俱被传达,必须上朝。

他们惊讶地见到白千道第一次站在朝堂上,侧立皇位旁,面色肃穆,目不斜视,由此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