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未来的基础(1/5)

沈阳城西的工业区,那片曾经的旗地草场的地平线被很大一片工厂区所遮断,放眼望去满眼都鳞次栉比的工厂,还有那一间间连绵不绝的大型车间,特别是在那林立的烟囱之中,有几十个正冒着烟,有白色的、有黄色,有灰色,当然更多的是黑色,烟雾一边互相交织着,一边向蓝灰色的天空中扩散,形成一朵朵意味着工业文明的烟云,布满了半个天空,而在这工业烟云之下,则是那一座座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厂房。

作为东亚规模最大的工业中心,去年的这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灰尘弥漫的工地,蒸汽起重机的轰鸣、蒸汽拖拉机的嘶吼在空气中交织成一首交响曲,也就是在这交响曲中,一座座工厂慢慢的耸立于地平线上,最终形成这片全亚洲规模最大的工业区。

在这片工业区中,新建的铁路将抚顺的煤、仁川的铁以及鸭绿江的木材运至这里,在这里的工厂中变成工业品,再经由铁路运往他处。充满生机的生业区或许正是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位于沈阳城西铁路西侧的“铁西工业区”,不过仅只是规划中三大工业区中的一个,更准确的来说是三大工业区中的第一个,在未来其将会成为长春以及滨江两个新建立城市的基础,正如同此时的仁川作为“铁西工业区”的基础一般。

相比于仁川,现在“铁西工业区”的工厂规模更大,也更为现代化,也正因如此,从去年直到现在,这里的建设都未曾停止,即便是在寒风刺骨无法实施建筑作业的冬季,其基建工程依然没有停止,诸如地基、道路以及钢梁安装等工程,仍然没有停止。而现在。在这个盛夏时节,蒸气打桩机每一次打桩时发出的轰鸣,蒸汽拖拉机碾压大地的轰鸣声,更是于空气中激荡着。这一声声、一阵阵的声响,似乎象征着某种力量,一种由机械与钢铁构成的力量,在未来,这种力量将会支撑起整个国家。

机器的轰鸣声、刺耳的机床声。这似乎是空气中唯一的声音,作为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东三省兵工厂,几乎每时每刻,这里都有上万名工人从事着生产,甚至就在工厂旁的技术学校中,都有超过五千名学生在进行着技术培训,每个月都有数百计的毕业学徒进入各个工厂工作。

作为东北总督府最重要的官办资产,东三省兵工厂是“铁西工业区”最早投产的工厂,当然这也与其是在“汉城机器”局的基础上创办,有很大的关系。当其它的工厂还在等待设备时,其从汉城折运的机器,已经开始于厂房中安装。

而且作为“一四计划”的重点工程,东三省兵工厂从一开始就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他不仅拥有最好的设备,同样也拥有设备优先权——这一优先权保证了其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足够的设备,甚至所有的工厂都必须为其作出让步,毕竟,军事工业才是真正的脊梁。

与同时期欧美的兵工厂不同,作为大型综合性兵工厂的东三省兵工厂。从一开始“规模”就被刻进了这座工厂之中。规模化的工厂、规模化的教育、规模化的……在这片工业区上,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规模化的,数以亿计的资金被注入到这片土地上,支撑着东三省的工业区。同样支撑着那与众不同的规模化的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