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先机,北辰的设想(1/3)

早在一九零零年,北辰初到西贡时,结识了法国银行买办华侨曾锡周、马培生及侨商李竹痴等人;一九零二年,北辰利用赴河内参观博览会的机会,组织了兴中会,但人数极少;一九零五年冬,北辰偕黎仲实、胡毅生、邓慕韩等再次来到西贡,原以为有了基础,组建河内同盟会、筹集起义资金会比较顺利,但事情却不如预期顺利,甚至可以是大失所望。¤頂點說,..

对于北辰,他缺乏的是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工作,可以,他建立了兴中会,却从没好好地进行组织领导。历史上的同盟会呢,差不多也是如此,实务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黄兴、宋教仁等人在苦干。而历史上同盟会的十次起义,只有一次他短暂亲临,也就那一次踏上了国土。他和同盟会其它人也一直很疏离。甚至辛亥革命的时候,都是一个人漂泊到不知何方。

成年累月地在海外奔波,筹集资金,购买军火,然后组织起义,密谋行刺,如此等等。差不多构成了北辰前半生的革命主线,他的足迹不在江湖之间,却是遍布全世界。

这个弱或缺陷,使北辰在河内打下的薄弱基础没有什么作用。就象檀香山根据地被保皇派攻破一样,数年之间,复兴会已经在河内扎下根来,并且在华侨当中形成了难以动摇的根基。

堤岸为越南华侨聚居区,北辰在西贡住了一两天后即赴堤岸,本以为会得到华侨的热烈欢迎,与旧识相见甚欢,成立同盟会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北辰等人没有想到,虽然有侨商李竹痴出面热情地接待他们,却是本着尽地主之谊、款待故友的心思。在酒宴上。李竹痴委婉地向北辰明,此地已有复兴会支部,有机关报,有会议场所,连北辰的旧识曾锡周、马培生都已经加入,成为了复兴会的会员。

酒热心冷。北辰却不想轻易罢休。复兴会虽然成立得比同盟会早,但他们的纲领和宗旨温和软弱,既没有排满激进,更没有什么能叫得出名号的革命家。最近是重磅推出了宋复华,但只有他——孙逸仙才应该是被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公认为革命领袖。

“吾四万万人之代表也,是中国英雄中之英雄也!”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始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则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

“第一之孙起,当有无量之孙以应之,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无论是报纸,还是个人,对他的赞颂难道是假的?他是首倡革命者,他提出了三民主义,他才应该是革命的旗帜。革命者自然要聚集在这面旗帜下,奋然搏斗。直到推翻封建王朝。

“复兴会颇有财力,《光明报》发行之初。并不足以赢利,但期期皆出,并不停刊。”李竹痴着自己的判断,也是委婉的劝谏,“且复兴会并不以筹款募资为主,甚至成立旅越华人公会。对底层生活困难之侨胞多有接济帮助。公会又雇请洋人律师,为华侨打官司、争取应得之权益。前些日子,复兴会会首宋复华访问河内,又至此与华侨畅谈宣讲,信心满满地要在十年内推翻清廷。华侨们十分振奋。认购债券亦很是积极。时隔甚短,若想再筹款募资,恐怕有些困难。”

复兴会很有钱,复兴会这一两年来一直在宣传革命、稳固根基,复兴会为华侨办了实事,复兴会得到了华侨的支持,复兴会发行了债券并得到了华侨的积极认购……

李竹痴的这番话不长,却包含了很多信息,中心思想也很明确,复兴会根基已固,在华侨中的影响已成,想要再成立什么革命团体,想要筹集资金,已经相当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