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宫斗不如造反(二十四)(3/3)

但,听到两大驻守京城的军营都要出乱子了,他的心跳瞬间加速。

紧接着,以王源为首的世家系官员们开始纷纷上奏章。

他们的奏折写得言辞犀利,直击此次事端的核心——盐政改制!

盐商铺子为什么会关门?

当然不是挟‘盐’自重,人家是做小生意的,忽然被加了严苛的税负,实在承担不起,这才不得不关门。

人家这是“惹不起”啊,纷纷躲了起来。

百姓们为什么会起纠纷?

还不是买不到盐?

人可以不吃肉,但绝对不能不吃盐啊。

没了盐,人就会没有力气,还会得一些奇怪的病。

百姓们买不到盐,就容易在民间造成恐慌。

现在还只是一些民间纠纷,若是盐的问题不能早日得到解决,发生民乱,也不是不可能啊。

至于皇宫——

咳咳,皇帝自己惹出来的麻烦,他自己吃不上盐,那叫活该!

只有他自己吃到了苦头,永承帝才会明白,人家那些世家们,为了天下的安定,为了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的食盐,付出了怎样的辛苦!

世家们也不求永承帝能够领情,只希望他不要动不动就拿盐商下刀子!

而南北大营的食盐危机,则是最要紧的。

就是那些世家们,也怕把局势给玩脱了。

万一真的逼得那些兵汉炸营,住在京城的他们,也会有危险啊。

所以,还是尽快“劝谏”永承帝低头吧。

认个错,取消那些所谓的“盐政改革”,一切重新恢复原样,绝对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永承帝:……你们都好,就朕一个人不好!

他高高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那群慷慨激昂的朝臣。

他们口沫横飞,他们滔滔不绝。

在他们的口中,他赵圭俨然成了祸国殃民、逼迫民反的昏君、暴君!

他,仿佛一个人站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本能的,永承帝有惊慌、有无措。

很快,他镇定下来,胸中便只有无尽的恼怒与焦躁。

再给他三个月,哦不,哪怕只有一个月呢,他、他就能拿来更好、更便宜的海盐。

到那时,他根本不怕那些奸商们囤积居奇、操控食盐市场。

然而,眼前这些人,慢说一个月了,估计连三天的时间都不愿意给他。

“逼我!你们一个个的都在逼我!”

永承帝满心悲愤,他甚至绝望的发现——

当他成为群臣讨伐的对象时,满朝上下,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话。

冯寿,他的冯师傅,居然闭上了眼睛,装作无事人!

陶勇,他的岳父泰山,竟低着头,躲在人群中,一副唯恐被人点名的模样。

还有淑妃、德妃的父亲、兄弟……他们、他们全都要么闪躲,要么装傻!

孤立无援!

永承帝忽然有种孤寂的绝望感。

“谁来帮帮朕啊!朕不要第一个政令就此夭折!”

永承帝还带着稚气的脸庞上写满了焦躁与迫切,额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朝臣们还在慷慨激昂的“劝谏”,永承帝只觉得自己都要喘不上起来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殿外忽然传来小太监的通传声:“博文馆学士王诗玖奉太后懿旨,有奏疏呈上!”

什么?

博文馆?

哦,是了,这是何太后鼓捣出来的“新衙门”。

学士王诗玖?

这、这又是谁?

好像是个女子——

轰!

朝堂上,包括王源在内,文武官员们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