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1/3)

田三魁心道:是呀,母老虎此去凶多吉少,只怕回不来了。?她死了,那契约不就失效了吗?

他四下张望了一阵,回道:“不急,我们再等等。”

那个弟子说道:“老大,此时不走,还待何时啊?”

田三魁冷冷的道:“呆逼!没看到这儿有这么多人吗?在剑拔弩张的局面下临阵逃脱?****!”

……

中军账内,姬长空了然一身。他已经制定好了进攻的计划,那就是三更时分,带兵夜袭击伯服的后军大营。

他从瓦岗的情报中得知,武寨沟有灶过万。必然是姬伯服的粮草重地。大军出动,没有粮草辎重断然难以持久,只要拔了那个营寨,姬伯服后院起火,焉能不败?

这比直接跟兵威正盛的大军厮杀,要轻松的多。

釜底抽薪,到时候姬伯服军心大乱,想要回援便如抱薪救火,坚守战场攻金陵,那就更不现实了。

心有破敌之策,而且自诩十拿九稳。

姬长空嘿嘿的憨笑几声,自言自语的装比道:“唉,尚未开战,胜局已定。我这先锋大将军当的好是无聊哇。关云飞在营门外警戒,苏灿跟司徒敬德彻夜弈棋,庐山五怪又在一个营房内猜拳。我这个大军统帅也该找找事情做了。”

说着,姬长空离开帅案,在随军的书架上翻捡了一阵。

将领征战,有边打边学的习惯,因此,不管哪个帝国的军营都有随军的典籍主簿。

姬长空因为临危受命,出兵唐突,就没有佩戴主簿,但军书十六篇却是都带来了。

书架上,有行军征战的典籍。涉及广泛,天文地理,军旅阵型,以及战术之法,都在其中有所囊获。

这些兵书,都是前辈们用毕生经历加以总结,得出来的对战结晶。其中久负盛名的便是兵家圣人鬼谷子的《六韬》《三略》著作。也有兵家亚圣孙子的兵法,有《八戒篇》《行军篇》等等。

传闻,这是孙子一生带兵的总结。他不管带兵到任何地方征战,都会带着文房四宝,把两军对峙,如何破敌,跟分析敌我态势的心得全部记录下来。一生多年,灵感全部录文成典。

由此,也开启了将领行军,必带兵法书架,必读兵书战策的良好习惯。

“无所可做,就读读圣贤书吧。”姬长空找来找去,现《六韬》太杂,《三略》太深,《孙子兵法》又太细致,看了片刻,脑袋胀。

他摇头,无聊起身。豁然,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住了。

咿?金苹梅?

姬长空犹疑之间,自内心的本能,就从书架中取出这本书。

打开楔子,便是一豪迈风流的古诗。

豪华去后行人绝,萧筝不响歌喉咽。

雄剑无威光沉彩,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作今日西陵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