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交礼仪与心理(1/2)

第1节社交礼仪的基本职能

(一)塑造形象

塑造形象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一职能,其中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个方面。

(二)沟通信息

沟通信息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二职能。它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言语礼仪;二是饰物礼仪;三是行为表情礼仪。其中,一个信息的传递=7%词语+38%语音+55%表情。

(三)联络感情

联络感情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三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诚。以真诚的心换取他人之心;以真诚的行为款待他人;以真诚的语言取悦他人。在社交场合,尤其需要付出一颗真诚的心,方能收获温暖。

(四)增进友谊

增进友谊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四职能。

第2节社交礼仪的类型

(一)按涉及范围分

社交礼仪分为国内礼仪和涉外礼仪两大种,着重于礼仪服务的对象的内外区别。前者指本国范围内通行的一些礼仪规范;后者指参与外事活动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二)按主体应酬的工作对象分

社交礼仪可分为内务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个人社交礼仪。

内务礼仪。在家庭中,亲朋好友之间应酬交往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家人间的问候、祝贺、庆贺、赠礼、宴请等。

公务礼仪。在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公务行文的礼仪、公务迎来送往的礼仪、公务会谈的礼仪、公务宴请招待的礼仪等。

商务礼仪。在商务部门工作应酬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如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商务庆典等礼仪。

个人社交礼仪。个人参加社交活动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一些基本的礼节,如握手、介绍、交谈、馈赠等。

第3节社交礼仪的表现形式

(一)语言类

语言类礼仪可分为语音类、口头类和书面类三种礼仪形式。

语音类。是通过不同的语音来表示礼仪的意思,即通过声音的高低、音色、语速、声调等来暗示不同的意义。首先声音表达要让人感到真切、朴实、自然;其次音量要控制得当,需轻柔时勿高昂,需低沉时勿喧哗;最后音调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谐有致。

口头类。是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表达的各种礼仪,即以谈话的方式表示礼节。表达要注意时间原则、地点原则和对象原则。

书面类。是通过书面语的方式表达的礼仪,用于非面对面人际交往时所运用的。通过感谢信、贺电、函电、唁电、请柬、祝辞等书信形式来传情达意,有两大特点:一是礼节性;二是规范性。

(二)身体语言类

身体语言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

表情语言类。是通过人的脸部各种各样的表情来传递礼仪。人的脸部是人世间最丰富多彩的一道风景线,包括眼、眉、嘴、鼻、颜面肌肉的各种变化以及整个头部的姿势等。例如,人的眼睛是人的表情语言中语汇最丰富的,“眼语”像灵魂的一面镜子,通过眼睛可以观察到对方是否喜欢你、支持你。比如,深沉的注视表示崇敬,横眉冷眼指仇敌,眉来眼去指情人暗送秋波。

动作语言类。是通过人的各种身体的动作传达礼仪。人的身体动作非常多,有手语、肩语、腿语、腰语、足语等。其中手语是语义中最丰富的动作语言。例如,竖起拇指向上表示赞扬、了不起;伸出小拇指表示鄙视;向上同时伸出中指和食指组成英文字母“v”,表示胜利;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形其他三指向上伸出表示“ok”、“好”的意思。

(三)饰物语言类

通过服饰、物品等语言符号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意义的礼仪行为。一种是由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代表的礼仪,一种是通过各种物品代表的礼仪。

饰物类语言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服饰和物品昭示着社会风尚;其次,服饰和物品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再次,服饰和物品是一种美的演绎。

(四)酒宴类

通过设宴吃饭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的一种礼节。古今中外,以酒宴款待亲朋好友已成为惯例。一则,通过美味佳肴表达对朋友亲人的深情厚意;二则,通过宴席上种种礼仪行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礼貌,以求此后发展互相友好的关系。

第4节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礼仪名目众多,细则纷繁,讲究商务礼仪尤其还应掌握必要的世界各国的礼仪习俗,更是使其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特点。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掌握?在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具体遵行商务礼仪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其中包括言行文雅,态度恭敬,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表里一致。

(一)“尊敬”原则

有人曾把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充分地考虑别人的兴趣和感情”。尊敬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平等的,尊重长辈,关心客户,这不但不是自我卑下的行为,反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礼仪,说明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敬人者恒敬之,爱人者恒爱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礼”的良性循环就是借助这样的机制而得以生生不已。当然,礼待他人也是一种自重,不应以伪善取悦于人,更不可以富贵骄人。尊敬人还要做到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喜好与禁忌。总之,对人尊敬和友善,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

(二)“真诚”原则

商务人员的礼仪主要是为了树立良好的个人和组织形象。因此礼仪对于商务活动的目的来说,不仅仅在于其形式和手段上的意义。同时商务活动并非从事短期行为,而是越来越注重其长远效益,只有恪守真诚原则,着眼于将来,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获得最终的利益。也就是说,商务人员要爱惜其形象与声誉,应不仅仅追求礼仪外在形式的完美,更应将其视为情感的真诚流露与表现。

(三)“谦和”原则

“谦”就是谦虚,“和”就是和善、随和。谦和既是一种美德,更是社交成功的重要条件。《荀子·劝学》中曾说到:“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即是说只有举止、言谈、态度都是谦恭有礼时,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教诲。

谦和,在社交场上表现为平易近人、热情大方、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显示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因而对周围的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着较强的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

当然,我们此处强调的谦和并不是指过分的谦虚、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更不是妄自菲薄。应当认识到过分的谦虚其实是社交的障碍,尤其是在和西方人的商务交往中,不自信的表现会让对方怀疑你的能力。

(四)“宽容”原则

宽即宽待,容即相容。宽容,就是心胸坦荡、豁达大度,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谅解他人的过失,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很强的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并提倡宽容的道德原则,并把宽以待人视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美德。从事商务活动,也要求宽以待人,在人际纷争问题上保持豁达大度的品格或态度。在商务活动中,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难免出现冲突和误解。遵循宽容原则,凡事想开一点,眼光看远一点,善解人意、体谅他人,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各种关系与纷争,争取到更长远的利益。

(五)“适度”原则

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社交距离,也就是要善于把握住沟通时的感情尺度。古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此话不无道理。在人际交往中,沟通和理解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沟通时的感情尺度,即人际交往缺乏适度的距离,结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一般交往中,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所谓适度,就是要注意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对方的尊重,达到沟通的目的。

总之,掌握并遵行礼仪原则,做待人诚恳、彬彬有礼之人,在人际交往和商务活动中,就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第5节接待客人的礼节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待客之道。接待客人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讲究礼节,考虑周全,面面俱到。

如果客人是约好要来的,主人应事先有所准备,包括打扫室内卫生,准备好烟酒茶饭,并注意换上正装,修饰仪表。女主人更应精心打扮,家人也要给予合作。主人要提前与家人商议,如不要让年幼的孩子去纠缠客人,成年的家人之间,言行要检点,也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拌嘴,以免产生误解。

对待客人不宜过于客套,否则客人会觉得不舒服,贯穿于待客的整个过程之中的是尊敬与体贴。远道而来的客人,夫妇应共同前去迎接,并将家人一一给予介绍。

如果客人是不期而至,无论多忙,也要表示热情欢迎和接待,微笑着握手问候。若家人尚需整理室内卫生,应请客人在门外小候,但不要冷落了客人。

若客人没打招呼直接进入室内,应立即起立表示欢迎,示意客人就座,不要先责怪对方无礼。

与客人谈话态度要诚恳,不要显出厌倦或不耐烦的样子,不要让客人感到尴尬,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如果客人到达时还有其他客人,且双方互不相识,主人要主动代为介绍。

如果家中的客人不是自己的客人,有礼貌地见过面、打招呼或是问好之后,即可告退,没有必要陪同始终。

客人在座谈话时不要频频看表,更不要有暗示或催促客人离开的动作,如果有急事可道歉后先行告退,让家人照顾客人。

当客人告辞时,应一一与之握手告别,将客人送至门外,并道“欢迎再来”。对第一次来的客人,还要主动介绍或安排对方回去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

第6节拜访朋友与做客的礼节

在拜访朋友的时候,时间和地点上要客随主便。有的人不喜欢在办公期间接待私人朋友,有的人不愿在家待客。

拜访朋友应事先约定,并准时到达。在凌晨、深夜等朋友休息的时候,或者用餐时间,不宜做突然拜访;不要随便去人家里看看,以免打乱人家的安排,而且这也是很不礼貌的。

做客之前要穿戴整齐,个人形象要整洁大方。在到达主人家后,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方可进入,绝对禁止直接推门而入。这样的举动太过鲁莽,可以在进门之前敲门或按门铃,但是敲门的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像砸门一样。按门铃不要过于频繁,也不要时间太长。主人开门之后,要确认主人是否同意自己入室拜访,如果未邀入室,不要主动地擅自进入室内;主人如果没请客人就座,则表明不打算留客,客人应该及时地领会,退到门外,长话短说,进行简短交谈后离去。

在普通朋友家,客人不要乱动主人的私人物品和摆设,也不能很随便地乱脱、乱扔衣服,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和眼光评论主人家中的装饰和陈设。

在拜访时可以带给主人一些小礼物,也可以给主人家里的老人或孩子买一点小礼物,不宜过于贵重,只是表示心意。交出礼物态度要大大方方。在主人的家人面前送礼物,不要私下偷送给某一位,特别是当客人是男士时,更要在主人夫妇的面前递上礼物,不能只将礼物塞给女主人,这样是很不礼貌的事。

不要带很小的孩子去做客,这样很不方便,容易弄脏和弄乱主人的家。做客时要大大方方,诚恳自然,要讲究卫生,不要把别人的屋里弄得烟雾腾腾,也不要在主人卧室里乱躺。

不要影响主人的休息,所以若无要事不要逗留太久,不要在主人家里过夜,辞行时要感谢主人的接待。

去拜访异性朋友要在白天,并且有人同往,已婚者可携伴侣同去,以免别人的误会。

使用朋友家的卫生间,也是对你的文明程度的考验。请在要用卫生间时对主人说:“请问,卫生间在哪儿?”根据主人的指引和某些事宜的交代之后再使用,千万不要随便使用主人的卫生间。记得冲水、擦坐垫,洗手时勿让水溅出盆外。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最好不在朋友的卫生间大便。这也是礼仪之一。

若主人想留你吃饭,应考虑是否有必要,不可以就婉言谢绝。当和主人一起进餐时,应注意不要拘束,也不应狼吞虎咽,旁若无人。若主人送出大门要及时请他们留步。切忌在门口废话太多,拉拉扯扯,使主人在门外站立过久。告别主人时,应对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有长辈在家,应向长辈告别。

第7节庆祝诞辰应注意的礼仪

诞辰通俗地讲就是生日,是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时间历程的记录过程。一般来说,在民间,老人的寿辰和小孩子过满月比较隆重,成人则形式比较简朴。

(一)老人的寿辰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相当丰富。针对我国的传统来说,一般以60岁为起点,逢五、逢十就要为老人“做寿”祝贺,庆祝寿辰,希望老人能够长寿。部分比较讲究的寿辰,预先可以发请帖;较一般的,则只需做口头邀请即可。应邀参加寿辰的亲友,赴约一般都应准备一份寿礼,寿糕、寿桃、寿面、寿联等,并带上自己真诚的祝福。寿联的作用和内容是为祝愿当事人长寿,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比较通俗的习语也能表达自己的祝福。而现在一般是在寿辰的当天亲朋好友聚会一堂,送上若干寿礼表示致贺即可,对寿礼的要求也并不严格,主人家也只需招待一餐宴席,主客都感到尽兴就可以了。

(二)成年人的诞辰

成年人的诞辰一般比较简朴,并不隆重。一般准备一些比较丰盛的饭菜,家人简单聚会,吃寿面、吃蛋糕一起庆祝即可,多数不会邀请亲友参加,如有在异地的家人还可寄生日贺卡表达祝福。

(三)庆祝婴儿的诞生

新生命的诞生预示着希望,亲朋好友都会前来祝贺。婴儿在“满月”时按传统,家庭可做一些红鸡蛋,也可以用面条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邻里。亲友来看望婴儿时,可赠送婴儿衣服、玩具等礼物,也可根据婴儿的生育,选购相应的生育纪念章等工艺品。一般来说,小孩“周岁”时,家人除了吃面条、蛋糕外,按传统习惯,会在孩子面前摆上好些物品,像书、钳子、眼镜等,看孩子先取何物,俗称“抓周”,用以推测小孩将来的发展前途和工作性质。但这种做法只是为了增添一些生活情趣,并无科学依据。

第8节送花的讲究

鲜花在古今中外都受到人们的歌颂和喜爱。在西方国家,送鲜花极为尊重的表示。用鲜花作为礼物相送,在人际交往中是普遍适用的。

(一)赠送鲜花的方式

赠送鲜花一般可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襟花。它通常是男士送给女子的小礼物或者是男士服饰上的装饰物,特别是在某些喜庆场合,男士在上衣的左胸之前常别一朵鲜花。襟花应与所穿衣服颜色协调为佳。

花篮。有大花篮和小花篮之分。大的花篮适合大的场合和庆典,小的花篮适合人际交往。它由色彩鲜艳的花朵组成,适用于庆祝开业、开幕、演出成功以及寿辰。

花束。花束可选择寓意不同的花卉组合而成,外加包装纸和红丝带。花束一般用于探访亲友、祝贺新婚或看望病人。

盆花。品种名贵的盆植花卉是人人喜爱的礼物,可以祝贺朋友迁居或送给长辈。

(二)花语的寓意

花是友好和和平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有借物抒怀、借景生情的说法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春天盛开的兰花象征着高风亮洁,高贵而典雅,对于夏天的荷花则自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说法,秋天的菊花坚贞不屈,而冬天的梅花却有着一副傲骨,处处洋溢着无私。

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祝福,在传递祝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白不同的场合适合送什么样的花。

祝贺新婚,可用表示结婚的常青藤,表示结合的麦藁和表示羁绊的五爪龙组成花篮相送。它的寓意是:同心结爱情,夫妻共一生。

勉励朋友,可用表示勤勉的红丁香、表示谨慎的鸟不宿和表示战胜困难的菟丝子组成的花束相赠。其含义是:我为君祝福,愿君勿忘我。

看望病人,则可以选用表示安慰的红罂粟和表示幸福的野百合组成的花束相赠。它会劝慰病人:君可宽心,你会好起来。

要想向自己所钟情的异性表达爱意,一束精心挑选的红蔷薇,不需过多华丽的辞藻,自己的爱慕之情就已由鲜花代你向对方表白得淋漓尽致了。

以下鲜花表示的花语应了解。

(三)商务送花指南

朋友或同事晋升时,一定会有许多祝福的花篮送到他的办公室。这时候你再送花,反而被湮没在花海中。如果送他小小的、精致的花卉提篮,可以放在对方的办公桌上,能比较吸引他的注意。还可选择颜色亮丽或富含花语的花木,如开运竹、发财树、巴西木等。

赠花给同事,不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不要送玫瑰,以免同事误会你对他有意思。若贸然送黄玫瑰给对方,或者在对方生日时送他洋水仙,就不礼貌了。因为黄玫瑰代表嫉妒,包括工作上和感情方面;后者指对方自大、虚假。

第9节馈赠与送礼的礼仪

◎馈赠礼品的时机

礼品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无论好友,还是商务伙伴,相互馈赠礼品都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因此,了解礼品馈赠礼仪的知识,能让你在处理生活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时如虎添翼。

馈赠礼品有多种多样,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使馈赠礼品显得亲切自然。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时机。

节假良辰。遇到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法定节日,如元旦、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都可以送些适当的礼物表示祝贺。

喜庆嫁娶。如乔迁新居、过生日、生小孩、庆祝寿诞、结婚等。遇到亲友家中这些喜庆日子,一般应考虑备礼相赠,以示庆贺。社会上工作单位也有一些喜庆日子,如开业典礼、周年纪念、校庆、重大科技成果投产等等,有关人士备礼相送表示祝贺与纪念,可以增进感情。

探视病人。亲友、同学、同事或领导有病,可以到医院或病人家中探望,顺便带去一些病人喜欢的水果、食品和营养品等,以表关心。

亲友远行。自己的亲友或共事多年的同事要调离到其他岗位,甚至到异国他乡,为表示惜别之情,一般送些礼物,以表友谊地久天长。

拜访、做客。这种时候可以备些礼物送给主人,特别是女主人或小孩。

“感谢帮助”、“礼尚往来”、“略表寸心”。当你的生活或工作遇到困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为了表示感激之情,经常送些礼品酬谢。

◎平辈之间赠送礼品

平辈之间相互赠礼,在日常生活中极为频繁,而形式又可多种多样。

同辈亲朋好友间送礼物,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这样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又达到彼此间感情交流的目的。最好是选择一些对方比较需要或者心爱已久的礼物,即使不知道如何选择,也可直接向对方询问。

夫妻间的赠礼,重在心意和感情,而不是由其价格决定的,最好能让对方得到意外的惊喜。有一个这样的著名故事:一对夫妻为了庆祝他们的结婚纪念,彼此都想给对方送一件心爱的礼物。结果丈夫把心爱的表卖掉,给妻子买了一套精美的梳子;而妻子则把自己的一头秀发剪掉,换回一条表链。虽说故事有点悲哀,却可以看出他们彼此真挚的感情。如果丈夫过生日,可送上一条领带或真皮腰带,选择真皮钱包、钥匙包等小礼物即可。这些礼物使用时间长而且一般随身携带,能给男士温馨依恋的感受。给妻子选购礼物,不妨选择一条丝巾,一个漂亮的头饰、胸针或工艺装饰品,使追求浪漫、温馨爱情的女士感到幸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格调的生活品位不断追求,送鲜花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在一些特别场合,送鲜花不失为最理想的礼物。比如,2月14日给心爱的人送上一支红玫瑰,作为情人节的礼物;老同学结婚时,送上一束并蒂莲,以示祝福夫妻恩爱,永结同心等。用不同的花表示不同的语言,花语即人语,亦能表现出真挚的感情。

◎不同辈分之间赠送礼品

给长辈送礼还要注意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如果长辈不嗜烟酒,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则不宜送烟酒、蛋糕,而送一套精致的茶具很有意义。注意,给年迈的长辈送礼品,一般不选择钟、表。因为一些老人有迷信观念,认为钟表有“终”的谐音,不吉利,从而容易产生误解,反倒会起到负面的效果。如果要为父亲选购一件礼物,最好挑选一些他随时派得上用场的物品,如一副外型精美的老花镜,或者一对健身球,一个精美的钱包,一把舒服的按摩梳子。如果你要为母亲选购一件礼物,更要照顾实用,如果过于奢华,即便不是她花钱,对习惯于勤俭持家的母亲而言,也会使她心疼的。如可以选一个袖珍耳塞半导体,或是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选择一件质地柔软、保暖的羊毛衫。

给孩子赠送礼物要注意教与乐结合。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即使生活条件允许,也不应该对孩子听之任之,随其所好,买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玩具。在平日给孩子送礼物时,就要慎重考虑,引导孩子向正确方向发展。例如,可给学龄前的幼儿买些像积木、拼板、游戏棋一类的智力玩具;可给将要念书的孩子送个书包,或者送些铅笔等文具用品;可给已上学的孩子,根据其年级的高低和实际需要,买些文具或工具书等。还可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买些能促进他们发展特长的礼物。如,给喜爱运动的孩子买些体育用品,给爱绘画的孩子买些画笔、画纸等。

◎如何给客户送礼品

(一)礼品分为几种类型

实用型。例如,笔、本子、领带、钱包、香水、打火机、各类球拍等最常用。要了解客户爱好、性格,投其所好,客户就比较容易接受,便可慢慢建立良好关系。

摆设型。例如,台历、招财猫(类似的有牛、羊等吉祥物)、水晶摆设等,多用于初始接触阶段,给客户有好的感觉,但因为礼物没有太多实用及经济价值,不会给客户留下太深印象。

代币型。例如,手机充值卡、各类超市代金券等礼物好处不用多说,送者方便,拿着实惠。

奢侈型。例如,手表、高级礼品。切记一定要摸清楚客户的“爱好”,才能投其所好。

(二)客户对待礼品的心态分析

好面子型。此类客户感觉有人送他东西,在家人、朋友面前特有面子。对这种人送的东西要能够拿得出来的。

图实惠型。此类客户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就行了,还是来点实惠的吧。

借机生蛋型。此类客户比较难缠,常常会借机向你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例如,向你暗示他家正需要一台大彩电等。这时,你可以假装没有听懂他的暗示,也可以以公司有预算而婉言拒绝,还可以借机和他谈条件,“送彩电之后能否把订单加倍呢?”不过,此类客户通常都只是想多捞点便宜,要求不会太大。

狮子开口型。这类人一般是某个单子的关键人物,如果他能开口,则表明单子的成功率数较高,一般情况下应予以满足。但如果费用过于巨大,则应告诉对方这样做有商业贿赂之嫌,超出了商务礼品的范围,我方公司无法处理。

(三)送礼品的方式方法

(1)直接带去客户公司送给本人;

(2)交给秘书或前台代转(当然要注意包装,不能走光);

(3)快递(同样注意包装问题);

(4)约客户出来坐坐,同时送上;

(5)交与客户关系亲密且放心的第三者代送。

这几种方式根据礼品价值大小、人物级别、事情关键程度综合考虑,搭配使用,没有很标准的做法。总之,原则是客户收着方便(换位思考很重要)。还要记着,不是自己当面送的话,事后一定要打个电话明示或暗示此事情。

◎商务送礼的四个规矩

商务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送礼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起码我们应该注意下述原则。

(一)礼物轻重得当

一般来讲,礼物太轻,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二)送礼间隔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三)了解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因为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若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

(四)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给上司送礼之十戒

给上司送礼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你所送的礼物不犯忌,下列十个类型的礼物要尽量避免。

(1)带有性暗示的礼物,如内衣、床上用品等。

(2)宗教性的礼物,如十字架、圣经等。

(3)贵重的礼物,如珠宝、手表等。

(4)过于廉价的礼物,如任何带有公司标识的物品、礼品笔等。

(5)“循环”礼物(你不喜欢,你的上司也一样)。

(6)酒(尤其是你还不能确定你的上司是否有饮酒习惯时)。

(7)食物篮(你的上司会将它们分发给员工)。

(8)没有用的礼物,如咖啡、保暖器、烟灰缸等。

(9)蛋糕。

(10)含有政治性的礼物。

具有中国特色的景泰蓝小马和中国结,一定受外商的青睐。

公司的纪念印章,对于项目合作方来说,是一份很好的纪念物。

从韩国旅游带回来的银餐具,送给老板恰到好处。不过如果连老板的家里人也准备上,就再好不过了。

脸谱、书签会让酷爱京剧和读书的客户爱不释手。

◎送礼的具体注意事项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接触面越来越广,一些迎来送往及喜庆宴贺的活动越来越多,彼此送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但如何挑选适宜的礼品,对每一个人都是费解的问题。懂得送礼技巧,不仅能达到大方得体的效果,还可增进彼此感情。

(1)选择的礼物,首先你自己要喜欢。自己都不喜欢,别人怎么会喜欢呢?

(2)为避免几年选同样的礼物给同一个人的尴尬情况发生,最好每年送礼时做一下记录为好。

(3)千万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礼物转送出去或丢掉它。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送礼物给你的人会留意你有没有用他所送的物品。

(4)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一方面,可能会因他的要求导致你超出预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着他的意思做,也可能会出现偏差而不尽如人意。

(5)切忌送一些将会刺激别人感受的东西。

(6)不要打算以你的礼物来改变别人的品位和习惯。

(7)必须考虑接受礼物人的职位、年龄、性别等。

(8)即使你比较富裕,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而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这自然会引起他父母的不快,同时也会令两份礼物失去意义。接受一份你知道你的朋友难以负担的精美礼品,内心会很过意不去,因此,送礼最好在自己能力负担范围内,且较为人乐于接受为好。

(9)谨记除去价钱、品牌及商店的袋装,无论礼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贵,最好用包装纸包装,有时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人的心意。

(10)考虑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送的礼物。

◎回礼的礼节

接受他人的馈赠,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应当有回礼。可以在客人临走时回赠,也可以在接受礼物之后隔一段时间登门回拜,顺便带给对方一些礼物表示感谢,还可以寻找机会回赠,如在亲友喜庆的日子送上适宜的礼物,以表示你的谢意。

回礼的方式多种多样,礼品可以和馈赠礼品的价值相仿,但也可多可少,视亲密程度而定。一般工作上来往或初次往来还没有深交,回礼都应当和馈赠礼品价值相仿或更重一些。

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的回礼则可以随便些,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要紧,主要在表达情意。

第10节参加舞会的礼节

舞会,是人们增进交往和友谊的一种社交活动。参加舞会,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趣,结识朋友,扩大交际,沟通信息,是社交活动中一种集娱乐与交往为一体的方式。舞场,是高雅文明的场所。因此,参加舞会者必须讲究礼节。

◎舞会组织者的准备

举办舞会的时间最好在晚上7点以后至11点以前,一般以不超过三小时为宜,否则将影响休息和工作。舞场的选择应当视舞会的规模和人数来确定。邀请的男女客人数量应大体相等。

被邀请的对象一经确定,就应发出请帖。请帖一般应提前一个星期发出,以便于客人及早做出安排或回复。

舞会的音乐伴奏十分重要。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怡,怡然自得。

因此舞会最好请一个乐队伴奏。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用音响代替。音响效果的好坏对舞会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使用音响,最好选一些文明高雅适合跳不同舞步的舞曲。舞会进行到一定时候,还可以请朋友中会唱歌的伴唱,激发大家的兴趣。

舞会场所除了应有一个足够被邀请者跳舞的舞池以外,还应有衣帽间、饮料室和停车场。舞场应宽敞明亮,适当加以装饰,灯光要柔和。

◎参加舞会者的准备

(一)容貌

参加舞会,容貌必须整洁干净,头发要梳理得整整齐齐,口腔、手等部位都应清洁,最好事前刷一次牙,洗一次澡,避免身上有汗味,有胡子的男性要修修胡子。参加舞会不要吃带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食品,否则,会满口蒜、葱的气味。这是对对方不尊重的表现。

(二)服装

参加舞会,衣着穿戴要整齐、美观、大方、清洁。参加舞会的服饰要尽可能和环境融成一体。过于灰暗的服饰,与舞会的气氛不大协调,应以红、橙、黄等暖色为主调,辅以浅蓝、淡绿等色彩。女士服装既要美观醒目,又要结合自身条件,显得和谐自然和落落大方,以漂亮、鲜艳、飘逸、轻便为宜。男士的最佳舞会服装当推西装。笔挺的衣料,再配上合适的领结、黑亮的皮鞋,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印象。

◎舞会着装要求

如果是亲朋好友在家里举办的小型生日party等活动,要选择与舞会的氛围协调一致的服装,女士最好穿便于舞动的裙装或穿旗袍,搭配色彩协调的高跟皮鞋。男士,一定要头发干净,衣着整洁。一般的舞会可以穿深色西装,如果是夏季,可以穿淡色的衬衣,打领带,最好穿长袖衬衣。

如果应邀参加的是大型正规的舞会,或者有外宾参加,这时的请柬会注明:请着礼服。接到这样的请柬一定要提早做准备。女士的礼服在正式场合要穿晚礼服。晚礼服源自法国,法语是“袒胸露背”的意思。有条件经常参加盛大晚会的女士应该准备晚礼服,偶尔用一次的可以向婚纱店租借。近年也有穿旗袍改良的晚礼服,既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又端庄典雅,适合中国女性的气质。

小手袋是晚礼服的必须配饰。手袋的装饰作用非常重要,缎子或丝绸做的小手袋必不可少。

穿着晚礼服一定要佩戴首饰。露肤的晚礼服一定要佩戴成套的首饰,如项链、耳环和手镯。晚礼服是盛装,因此最好要佩戴贵重的珠宝首饰。在灯光的照耀下,首饰的闪光会为你增添光彩。

男士的礼服一般是黑色的燕尾服,黑色的漆皮鞋。正式的场合也需戴白色的手套。男士的头发一定要清洁,因为跳舞时两人的距离较近,保持口腔卫生,最好用口腔清新剂。

◎邀舞

交谊舞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它既体现着人们的活力、青春和朝气,又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参加交谊舞会,在向别人邀舞时,必须注意以下礼节。

在舞会上,一般都是男士邀请女士跳舞。在关系很好、很熟的情况下,也可以女士邀请男士。

男士如有意邀请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跳舞时,必须先认真观察她是否已有男友伴舞。如有,一般不宜前去邀请,以免发生误会。

邀请时,男士应步履庄重地走到女士面前,弯腰鞠躬,同时轻声微笑说:“想请你跳个舞,可以吗?”弯腰以15度左右为宜,不能过分,过分了,反而会有不雅之嫌。

在正常的情况下,两个女性可以同舞。这意味着她们在现场没有舞伴。但两个男性却不能同舞,因为这样意味着他们不愿意向在场的女士邀舞。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所以,只有当两位女士已在跳舞池内起舞时,两位男士才可采取同舞的方式,追随到她们身边,然后共同向她们邀舞,再分别组成新的两对舞伴。

如果是女士邀请男士,男士一般不得拒绝。音乐结束时,男士应将女士送到其原来的座位,待其落座后,说一声:“谢谢,再会。”然后离去。切忌在跳完舞后,不予理睬。

在邀请别人跳舞时,邀请者的表情应自然、谦恭、有修养,不要紧张做作,更不能举止粗俗。如果叼着香烟去请人跳舞,会被女士拒绝,也会影响舞会的良好气氛。

男士邀请女士跳舞,如果女士不想跳,不能勉强。不论男士或女士,一个人单独坐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别人就不要去打扰。如果坐在一群人中间,则可以走过去邀请对方跳舞。

邀请舞伴,要观察一下对方的情况,不要几个人同时抢邀一个舞伴,更不能为邀舞伴而发生争吵,在舞会上争夺舞伴是十分不礼貌的。

男士如果邀请女舞伴同赴舞会,不应让舞伴独坐,而自己邀请别人起舞。男士要记住,在第一支舞曲和最后一支舞曲时应邀自己的女伴同舞。

在朋友相聚的舞会上,男士应避免全场只同一个女子跳舞。男士如果仅仅和妻子跳舞也是不礼貌的。如果有人把一位女士介绍给一位男士,这位男士就必须请她跳一次舞。

在家庭舞会中,第一场舞应由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如果夫人不跳,也可由已成年的女儿代之。第二场舞应由男主人与主宾夫人,女主人与男主宾共舞。舞会上,男主人应陪无舞伴的女宾跳舞或为她们介绍舞伴,并要照顾其他的客人。男宾应轮流邀请其他女宾,而其他男宾则应争取先邀女主人共舞,其次是女贵宾,再次是女主人家庭的女亲。

◎拒绝邀舞

参加舞会,邀请者固然应当彬彬有礼,但受邀者也应当落落大方。彼此都应表现出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高雅的文化素质。如果决定拒绝别人的邀请时,则要注意礼貌待人。

一般情况下,女方最好不拒绝别人的邀舞。如果决定谢绝,则应说:“对不起,我想休息一下。”或者说:“真对不起,我不会跳舞。”以此求得对方的谅解。

如果女士已经答应和别人跳这一场舞了,则应向前来邀请者表示歉意:“对不起,已经有人邀我了,等下一曲吧。”

已经婉言谢绝别人的邀请后,在一曲未终了时,女士不应同别的男士共舞,否则会被认为是对前一位邀请者的蔑视,是很不礼貌的表现。

如果同时有两位男士邀请一位女士跳舞,女士最好是礼貌地谢绝。如果已接受其中一位的邀请,对另一位则应表示歉意,礼貌地说:“对不起,请等下一曲吧。”

当女士已经拒绝一次男士的邀请后,如果这位男士再次前来邀请,在确定无特殊的情况下,不应再次拒绝,女方应愉快接受邀请。

如果自带舞伴,两个人多跳几场当然可以,但如果别人来请,不能一概拒绝,更不能说一些不礼貌的话。

如果夫妇二人同去参加舞会,跳过一曲后,有人前来邀请夫人,先生应按礼节促请夫人接受,决不能代夫人回绝对方。这也是有失礼节的表现。

◎舞姿风度

跳舞的风度,主要是指人在跳舞时的姿态和表情。姿态是人的外在动作,表情则是其内在的感情。在舞会上,怎样做才算是有风度呢?

舞姿要端正、大方和活泼,整个身体应始终保持平、正、直、稳,保持好重心,身体不要摇晃。跳舞时,男女双方都应面带微笑,说话要和气,声音要轻细,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谈笑。

神情、姿态要轻盈自若,给人以欢乐感。表情应谦和悦目,动作要协调舒展。男士不要强拉硬拽,女士不挂、扑、靠、扭。

跳舞时,男方的右手应手心向下向外,用大拇指的背面轻轻将女方挽住,而不应用右手手掌心紧贴女方腰部,左手使左臂以弧形向上与肩部成水平线举起,掌心向上,拇指平腰,只将女伴的右掌轻轻托住。女方的左手应轻轻地放在男士的右肩上,右手轻轻地搭在男士的左手上。跳舞行进中,双方握得或搂得过紧,都是有失风度的。

跳舞时,双方的身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跳四步舞时,舞步可稍大些,表现出庄重、典雅和明快的姿态;跳三步舞时,双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身躯略微昂起向后,使旋转时重心适当,表现出热情、舒展、轻快和流畅的情绪与节奏;跳探戈舞时,随着乐曲中切分音所含节拍的弹性跳跃,男女双方的舞姿与步法变化较多,舞步可稍大些;跳伦巴舞时,男女双方可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扭动腿部及脚踝,臀部不应大幅度地摆动。

◎如何避免舞会尴尬

跳舞是一项精彩的娱乐活动,当你和舞伴配合默契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时,你会感受到一种因和谐而产生的愉悦。当你以娴熟的舞步、优雅的举止赢得一批新朋友时,跳舞又成了一项有益的社交活动。舞蹈礼仪就如我们日常生活礼仪一样,让所有行为规范系统化,建立令人愉快的气氛,快乐的享受跳舞的乐趣,避免在舞蹈中不经意造成伤害,或侵犯到别人。社交舞中最优先考虑的基本原则是安全及其他舞伴者的方便,以下几个规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舞会中发生尴尬。

参加舞会时,所有的男士、女士都必须穿着整洁得体。灯芯绒或格子呢的、肘部打补丁的休闲西装不宜出现在十分正规的舞会上。即使是夏天,男士也得穿长裤去参加舞会,穿西装短裤、沙滩裤去跳舞是不礼貌的。

不管舞会是否正式,都应穿舞鞋,别穿运动鞋或任何胶底鞋,因为它们会黏在地板上,当你做旋转动作时会导致膝盖受伤。

如果参加“迪斯科专场”舞会,装扮就不必受以上约束。t恤、牛仔裤、超短裙、运动鞋都可以穿。人们只求在扭摆中宣泄得酣畅淋漓,领带、高跟鞋反倒成了累赘。

避免穿无袖或吊带的衣服,尤其在较活跃的舞中,因为触摸到舞伴湿漉漉的肌肤并不是件愉悦的事。

女士的配件如大耳环、手表、胸针、长项链、大皮带头,在舞池中都是危险物品。它们都可能勾到舞伴的衣服或刮伤、碰肿对方。这都是麻烦的事。

袖口低于腋窝的衣着并不适宜,尤其拉丁舞中男士常扶着女士的背部,一不小心就会抓到宽松的衣袖。

女士长发应往上盘好,或梳理服帖,否则在转圈时头发甩到男士的脸可不好。

一般由男士带领女士跳舞,女士应密切配合。无论舞步娴熟与否,男士应带领舞伴与舞场中其他人的舞蹈方向保持一致,一般按逆时针方向绕行,而不要在舞场中横冲直撞。跳舞时不小心踩了对方的脚,应马上说“对不起”。

男士不要因为紧张而把舞伴搂得太近,或把舞伴的手握得太牢。这样容易引起误会。女士也要放轻松,不要把全身的分量都压在舞伴身上。如果女士发现舞伴故意搂紧自己,或某支舞曲放个没完没了,使自己很不耐烦,女士可以不失礼貌地说:“我累了,想回座位上去。”

第11节宴会餐饮礼仪(一):商务篇

◎商务宴请的类型

宴请是国际公务交往中最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各国宴请都有自己国家或民族的特点与习惯。国际上常用的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话会、工作进餐等。

(一)宴会

宴会是较为隆重的正餐,可分别在早晨、中午、晚上举行,以晚宴最为隆重。

(二)国宴

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或为欢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而举行的规格最高的宴会。宴会厅悬挂国旗,安排乐队奏国歌及席间乐。席间有致辞、祝酒。

(三)正式宴会

正式宴会安排与国宴大致相同,但不挂国旗、不奏国歌,宴席的规格也不同。宾主均按餐桌上写有姓名的席卡入座。正式宴会讲究排场。它对来宾、服务员的服饰、仪容、仪表、仪态,以及餐具、酒水和菜肴的道数,均有一定的要求。

(四)便宴

即非正式宴会。这种宴会形式简单,可不排席位,不安排正式讲话,菜肴道数可酌减。西方人的午餐有时不上汤,不上烈性酒。便宴较随便、亲切,宜用于日常友好交往。

(五)家宴

即在家中设便宴招待客人。西方人喜欢采用这种形式,以示亲切友好。家宴往往由主妇亲自下厨烹调,家人共同招待。

(六)招待会

招待会是指各种不备正餐、较为灵活的宴请形式,备有食品、酒水、饮料。通常不排席位,可以自由活动。

(七)冷餐会

这种宴请形式可在室内外举行,参加者可坐可立,并可自由活动。菜肴以冷食为主,酒和菜均可自取,也可请服务员端送。

(八)酒会

它以酒水招待为主,略备小吃,不设坐椅,以便客人随意走动,自由交往。酒会举行的时间较为灵活,上午、下午、晚上均可。客人到达和退席时间不受限制。近年国际上举办大型活动采用酒会的形式渐趋普遍。1980年起我国国庆招待会也改用酒会形式。

(九)茶话会

茶话会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招待方式。它一般在客厅举行,不排座位,请客人一边品茶一边交谈。

(十)工作进餐

工作进餐是现代国际交往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非正式宴请形式。它不请配偶,只请与工作有关的人员,利用进餐时间,边吃边谈问题。

宴请采用何种形式,主要取决于惯例。通常正式的、高级别的、小范围的以举行宴会为宜;人数多时采用冷餐会或酒会;女士聚会多采用茶话会形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