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分 社交时的心计学(1/2)

引子

我们每天都与人接触,与人打交道,我们在不断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影响着他人,同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在影响着我们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这种相互影响的作用是与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的。比如,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真心地为他人好,可对方却不领情?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不喜欢我们?怎样才能让别人喜欢跟自己交朋友?怎样才能让别人信服、支持自己?怎样才能让别人接受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具吸引力?心理决定行为,我们想要让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就要了解对方的心理,善于把握人心。在人际交往中增长心智,有助于我们了解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能够剖析自我,认识他人,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如鱼得水。

第32章以心攻心,吸引人脉

利用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

四个人一起去吃午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来一份炸酱面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我要一份牛肉面。”接下来其他两个人也都附和说:“那就吃牛肉面吧!挺香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也会说:“那我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人们都知道“我行我素”这句成语,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么“潇洒”。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在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才怎样做。

有人在商店门口看见“长龙”,不由分说便排到了队尾,然后才问:“这里卖什么?”有人在马路上看见围着一圈人,不管自己有事没事也要挤过去看一看。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影响,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

从众心理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就是“随大流”。

心理学家阿什的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心理现象:阿什事先安排了六个大学生,让他们一致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硬说成是等长的,去影响一个被试者。结果被试者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正确答案,而认同了这六个人的观点。

生活中顺应风俗、习惯和传统等,也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以及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都是从众的表现。

有的人懂得巧妙地利用从众心理。美国某餐厅有两位服务小姐,一位叫梅莉,一位叫珍妮。她们为了引发客人支付小费,都各自在收取小费的盘子里先放了一枚银币。不过,梅莉放的是10美分的,珍妮放的是25美分的。结果,两个小时以后,梅莉收到的小费,都是10美分的银币,而珍妮收到的却都是25美分的。这是因为客人支付小费,大多拿不准多少为宜,那么就会以别人的做法作为自己的标准。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让他人重视你,关注你,接纳你的观点和主张,亦步亦趋地跟随“龙首”的脚步,迈向合乎你心意的终点。

如果你想举行一场座谈会,但你深知大家是很难吐露自己的真实心声的,出现了冷场该怎么办呢?这时,你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预先和其中的几个人通气,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问题或议题,安排他们在会场见机行事,积极提问、发言,从而制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带动其他人参与其中。只要气氛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渲染力,那些众多原来不打算发言或不爱发言甚至是没有发言习惯的人,也会跃跃欲试,参与进来。

如果你自主创业,打算开家小店(或网店),为了提高名誉度、信用率,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人来逛逛、购买。那你最好在开张之时,就邀请你的表哥、表姐、堂弟、堂妹,小学、中学、大学各路同学和各色朋友,围在店门店里,进进出出,挑挑看看,进行消费;如果是网店,可以让他们进行购买,发表好的评语,增加星星或钻石(提高知名度)。这样,你就可以招引更多的人来照顾你的生意了。

如果你想要推行你的方案或计划,但是你知道你将面临的阻力会是多么大,很可能大多数人会用无言的沉默来让你无法进行下去。此时,你不妨私下找几个相关人员交流意见,让他们明白你的企图和意向,以便在正式提出并讨论你的方案时,能够顺利通过。

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你可以得心应手地推销你自己的观点、主张,或者商品,让他人赞同你、接受你。

利用心理暗示,

使他人按照你的意愿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凶残的德军曾经对一个俘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他绑起来,蒙上眼睛,告诉他要把他的血放光。然后在他的手腕处施加一点刺痛,再用水龙头一滴一滴地放水,发出不断的滴答的声音。想不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俘虏竟然真的死掉了!当时并没有任何致命的措施施加给他,他为什么会死掉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心理暗示发生的作用。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者按照被暗示的方式活动。

在这个事例中,德军给俘虏的暗示是:要把他的血放光。而这个俘虏相信了他们的话,就是接受了暗示,影响了自己的身体机能,导致自己死亡。

暗示施行起来是非常简单的。暗示者只要给一些现成的信息,使被暗示者无批判地接受,暗示就会发生作用。

暗示不需要讲道理,只靠直接的提示。

有这么一种戒烟电话,当一个人烟瘾上来难以抑制时,就可以拨打它,然后就会听到难听的气喘声和咳嗽声。这就是在暗示你,如果不戒烟,下场也会是这样!这种暗示,往往会比长篇大论的说教还要有效,也许是因为给人的感觉很直接吧。

那么,人为什么会接受别人的暗示呢?难道人们没有所谓的主见吗?

人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人的判断,都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而作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我们称之为主见。

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是比较有主见的。但是,我们知道,人不是神,世上并没有万能的和完美的人,任何“自我”都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正确。这就导致了完全有主见的人是不存在的。

正是“自我”在客观上的缺陷,为别人的影响和心理暗示留出了空白,提供了机会。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讲曹操有一次率兵马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一口水井或一条溪水。于是曹操对士兵们说:“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马上就要吃上梅子了,到时候就不渴了!”

梅子是酸的,人们一提到“酸”,就会分泌大量唾液,这样就可以暂时解渴。士兵们听到曹操说有梅子,一下在嘴里分泌了许多唾液,就感到不那么渴了,也来了精神,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在这里,曹操就巧妙地使用了心理暗示。

在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心理暗示的作用,而对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

有两个发烧、虚弱无力的人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疾病,来医院问诊。该医院由于疏忽,把两个病人的病情诊断单给错了。

一个原本只是普通感冒的病人拿到了已患癌症的诊断单,而那个真正身患癌症却不知情的病人却拿到了一张只是普通流感的诊断单。

结果,不久之后,那个拿到患有癌症诊断单的病人就因为不断地想到(暗示)自己患有癌症,快要死了,而真的死了。另一个拿到普通流感诊断单的癌症患者却认为(暗示)自己只是小感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常生活,开心工作,反而病情渐趋好转。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种含蓄的暗示,往往比简单粗暴的命令收效更大。

比如说,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这时,我们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猫咪要出去玩。妈妈对它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猫咪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森林一看,小狗都睡觉了。走到田野一看,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它们都睡觉了,它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猫咪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它……”

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渐弱,最后似有若无。孩子就会在你的暗示下,平和地睡着。

一名运动员的成绩已经非常接近世界纪录了,这时,他的教练在旁边轻轻暗示道:“你能行,你一定能得第一!”这一暗示,激发了他全部的潜能,使他发挥到最好,在比赛中真的得了第一。

一位老师认真、温和地对一个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学生说:“老师早就看出来你是一个很聪明、听话的好孩子,只要你努努力,你就能考上好大学。”这个学生就会受到聪明、听话、能考好的暗示,真的开始认真努力地学习,最后考上了梦想的学校。

当对方遇到挫折痛苦不堪,想逃避痛苦时,你轻抚着他,安慰地说:“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一切都要过去了。”这种暗示就能有效地减少他的痛苦。

当你想让对方为你做成某件事时,不妨预先为他设想并告诉他做成这事后他会得到哪些美好的东西,让他不自觉地按照你所说的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激动人心的美景。

这个美景就会对他构成一种有力的暗示,为他提供动力,提高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保持旺盛积极的劲头,从而完成你要他做的事。

心理暗示也可以针对自己,如果你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好的!”就能调动起很大的能量。

一张海报上分别画着一个蚕茧、一条毛毛虫和一只蝴蝶。底下有一行字:“选择——同样是一生,你愿意当哪一种,一条虫,一个茧,还是蝴蝶?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到。”

有位著名的心理暗示专家说:“你完全可以运用心灵的力量,来决定你的生或死。甚至,如果你选择活下去,你还可以决定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品质。”

许多成功学家提到,人要有积极的心态,要善于自我激励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人的强大首先是心灵的强大,运用积极的暗示,让自己变得更强吧!

巧用禁果效应,吸引对方注意力

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开始栽培土豆,并安排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撤了。

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东西,所以才怕别人偷啊。

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禁不住要垂涎欲滴。他们于是商量好,到晚上就来偷着挖土豆,种到自己菜园里去。

不用说,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帕尔曼切就这样达到了目的。

人的心理是多么奇怪啊。难道禁果就格外香,格外甜吗?其实这是由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的。

这种对禁果的好奇心理在人类中是很普遍的。人总是这样,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就越会引起好奇和关注,充满了窥探的欲望和尝试的冲动。这种现象是禁果效应的表现。

《圣经》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恐怕是人人皆知。

上帝不让亚当和夏娃吃伊甸园里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可是他们最后经不起蛇的诱惑,吃了那树上的果子。作为惩罚,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过上了艰难困苦的生活。

禁果效应也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参与或关注。俗语说:“禁果格外甜。”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一样,越是有阻力,爱情越甜蜜,所以禁果也被称为“爱情的苹果”。

人们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奥秘,本来一个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会大大吊起人们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个明白而后快。否则这种好奇心就会一直折磨人们的心灵。

尤其是人们觉得被禁的东西,是某些人想专有的东西,那么它一定是因为太好,而舍不得给所有人用。这就使人们推测被禁的东西是好东西,所以才格外向往。

同时,花费心思和力气弄到的东西,使人们有一种成就感,对待它们比容易弄到的东西更加珍惜。这也是惯常的心理。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手里拿到了一个让她带给别人的神秘的盒子,宙斯禁止她私自打开。但是这就诱发了潘多拉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使她在种种刺激和诱惑下,将盒子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

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想读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不让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不让上网聊天等。但是如果一味严厉禁止,却不讲明利害,就容易产生禁果效应,增加孩子的好奇,越是不让就越是要做。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某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越强烈,它所产生的逆反抗拒心理就越大。马克思早就说过:“一切秘密都具有诱惑力。”

禁果效应似乎让人头疼,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把人们不喜欢而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激起挑战欲,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态度行为,最终使他们做出自己希望的举动。

一个孩子报了钢琴班培训课,学习已有半年。从开始的狂热喜欢,到后来逐渐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开始厌学,想放弃了。

这个时候,聪明的妈妈及时注意到了孩子的这种念头,就买回了一架高级的昂贵的钢琴,放在自己的卧室,严令禁止,不许孩子碰它。

孩子急了,大声质问:“妈妈,这钢琴不是给我的吗?为什么不让我碰?”

妈妈故意说:“反正你也学不会,碰它干嘛?”

“谁说的?”孩子叫了起来,“我一定会学会的。”

以后,每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就悄悄地偷着弹琴练习。

这里,妈妈就没有因为孩子的不努力学习弹琴、厌学、放弃而直接对孩子大发雷霆,而是利用了禁果效应——第一,给孩子诱惑(买回一架高级、昂贵的钢琴);第二,严令禁止(不许孩子碰),成功地勾起孩子那颗跳动的心。

送他一个鸟笼,让他买只鸟

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其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从哈佛大学同时退休,在家过着悠闲的田园式快乐生活。

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在不久之后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倔犟地说:“我才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过了几天,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他的祝贺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

卡尔森一眼就看穿了詹姆斯的企图,轻笑着说:“我就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别费劲了。”

从此以后,只要有客人来访,看见那只空荡荡的美丽鸟笼,几乎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怎么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又一次地解释说:“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每次这种回答换来的都是客人困惑不解、不相信的表情。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鸟笼效应,也被称为配套效应。

生活中的这种鸟笼效应处处可见。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他非常喜欢。

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时,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协调: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后来心里却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鸟笼效应不仅能起到影响别人的作用,聪明的人,还能根据这种鸟笼效应,从小小的细节源头,看出重大的隐患。

箕子看到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吃饭,非常不安,认为商朝将要衰落。

箕子说,大王现在用了这么精美罕见的象牙筷子吃饭,却还用着粗糙的杯子、碗、汤匙,肯定会越看越别扭,将来就一定还要把这些也换成玉杯、玉碗等与之搭配;用了玉杯、玉碗,将来一定会追求精美的食物与餐具相配,这样下去,大王的生活一定越来越奢侈,国家将就此衰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总是倾向于不断地配置与之相适应的物品,以期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有人送来了一只高档的手表,如果要戴上,就要配以相应的衬衫、西裤、外套、皮带、皮鞋、领带,连皮夹子也要换成真皮的,然后眼镜也要换成更像样的。要用香水,然后发型也要打理,吃饭也必须出入更高级的餐馆,开销越来越大。

人们买到一套新住宅,为了配套,总要装修一番,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配红木家具。而出入这样的住宅,自然不能破衣烂衫,要有“拿得出手”的衣服……

有一个女孩子挺懒,平时不注意整理房间,随手用完东西随手扔,整个屋子总是乱七八糟,她的男友苦劝无益。一天,这个男孩送给她一束非常漂亮的鲜花,女孩见了,特别高兴,就到处翻腾着搜出来了一只晶莹剔透的水晶花瓶来插花。可是没多久,女孩就发现,花很漂亮,花瓶也美,可是放花瓶的桌子上杂七杂八地散放着许多杂志、报刊、小玩意儿。于是,她开始整理这些杂物,该扔掉的扔掉,该放在精品架上的摆放在架子上。

然后呢,就是沙发、书桌、地板、床上都开始整理得井井有条。房间内看着让人赏心悦目了,卫生间和厨房也不能太邋遢了吧,于是整个家都被收拾得整洁、美丽而温馨。

而这一切的起因只不过是一束鲜花而已。

驱赶领头羊,控制整个羊群

羊群是一种很松散的动物组织,平时一群羊在一起也就是盲目地左冲右撞。

但是只要有一只羊动起来,它身边的羊就迅速地动起来,产生连带反应,整个羊群都会不假思索地跟着动起来,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脚下有更好的草。

在羊群中,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整个羊群都会不断地模仿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到哪里填肚子。这就是羊群效应。

所以我们要想控制整个羊群,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去套牢每一只羊,我们要做的就只是控制领头的那只羊。

事实上在动物界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比如在马群里,头马一动,其他的马就跟着迅速跑动,头马到哪里,其他的马就跟到哪里。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牧马人只驱赶领头马,就能控制整个马群。

这是因为其他的马都具有跟从性,它们只会简单重复地跟着前面的那只做同样的动作。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毛毛虫实验。

他把几条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它们首尾相接,连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平时最喜欢吃的松叶。

结果,第一只毛毛虫开始动起来,它沿着花盆往前走,它后面的那只也开始跟着它的屁股往前走。紧接着,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这几条毛毛虫都采取同样的动作,跟着前面的那只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毛毛虫尽数死去。

由于第一只毛毛虫(领头毛毛虫)没有改变路线,其他的毛毛虫只是跟从,跟从,再跟从,也就没吃到不远处的松叶。

如果我们想让毛毛虫们吃上松叶,只要逼迫那只领头的毛毛虫改变路线,朝着松叶爬去,后面的小跟屁虫们自然会尾随其后。

即便是在狼群这种高机敏度、协同作战的群体中,头狼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不容小觑的,虽然每一只狼都具有强大的独立生存能力,但头狼是狼群的优秀代表和象征,更是狼群的核心所在。因此在一切群体行动中,其他的狼必须听从头狼的指令和部署。

动物界如此,在人类的许多组织群体中,也是一样。

从小的方面来说,在一个班级里,就有自然形成的三五成群、七八结伙的小群体,或是出于兴趣爱好,或是臭味相投。在这些群体中,总有某个人是大家默认的头儿。

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在管理一个班级时,用敏锐的眼睛,发现这些头儿,并善加使用,通过导引头儿来管理整个班级,是一件既省力又高效的方式。

从大的方面来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组织严密,有着共同信仰和利益追求的群体,比如像一些宗教组织、人权组织、和平组织、帮派团体等。在这种群体(或者说团体、组织)中,总是存在着一个举足轻重的领袖,他是整个群体的象征和代表,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都严格听从着他的命令和指示,或者说教导、导引。

而让这些群体为自己效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和它们的领袖达成某种协议,或者利用其领袖,甚至控制其领袖。有时,消灭其领袖,就能让整个群体遭受重创而分崩离析。

在社交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羊群效应来达成所愿。

学术书出版编辑刚开始约稿的时候,一般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在相关的学术论坛上发帖子,邀约作者投稿或者面谈。

只要有一个人成功合作,他就能带动他的同事、师兄弟姐妹们参与进来;甚至很多人会主动和编辑联系,而这些人又会带动他的同事、师兄弟姐妹们,如此无限地扩展下去。

根据250法则,每一个人背后都有250个人和他构成一定的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这一个人交好朋友,从而以点带面,逐步和他背后的250个人结成关系网。

当我们认识了一个人之后,这个人就会在各种情况下(有些是偶遇,有些则是故意制造),各种场合(正式社交场合或者街头、小店)中,给我们介绍他的朋友,这些朋友也将会成为我们的朋友,正合了一句老话:“朋友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

利用负债心理,让他人回报你更多

一只小蚂蚁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它用尽全身力气想靠近岸边,但不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

这时,一只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鸟看见了这一幕,它同情地看着这只可怜的小蚂蚁,然后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它旁边,小蚂蚁挣扎着爬上树枝,终于脱险回到岸上。

当小蚂蚁在河边的草地上晒身上的水时,它听到了一个人的脚步声。一个猎人轻轻地走过来,手里端着枪,准备射杀那只大鸟。

小蚂蚁迅速地爬上猎人的脚趾,钻进他的裤管,就在猎人扣动扳机的瞬间,小蚂蚁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打偏了。枪声把大鸟惊起,振翅飞远了。

大鸟可怜小蚂蚁帮了它一把,小蚂蚁感恩图报,救了大鸟的命。

对于人类而言,会在得到别人的恩惠后,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回报别人的负债心理,一有机会,一定连本带利地去报答。

你是否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主动给别人带了早餐回来,如果在他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你请他顺便给你带回来一份,即使外面太阳如火,他也会答应给你带回来。但是在你没有给他任何小恩小惠的情况下,他可能会委婉地对你说:“要不,我们一起去吃吧。”或者直接对你吼道:“热死人了,我还懒得去买呢。”

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常,人们在接受了他人给予的恩惠后,都会产生一种必须回报的负债感,只要有机会,就会回报给对方,报答对方的恩情,以期达到心理和感情上的自由和平衡。

这些都是人的负债心理在起作用。这种在得到对方的恩惠后,就一定要报答对方的心理,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这种心理的普遍存在性。

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其实他们都不认识他!

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或者这个教授有什么原因才给自己寄卡片。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的确,一旦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我们总觉得应该回报对方。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或者给他送礼品,或者请他吃饭。如果别人记住了我们的生日,并送我们礼品,我们也会对他这么做。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也是负债心理的表现。正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负债心理可以使人们答应一些如果没有接受恩惠一定会拒绝的请求。

负债心理的威力在于,可以把我们对提出请求的人的印象完全掩盖住。即使对方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与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性。

为什么负债心理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关键就在于一旦受惠于人,就总会感觉亏欠了别人什么似的,如芒在背,浑身不自在,必须回报,才能让自己的心理重压获得解放,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心安理得地生活。

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人的这种受了恩惠必要回报的心理倾向,先主动给予对方一些好处,非常自然的好处,对方就可能会回报给你多得多的好处和方便。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种现象:想找别人帮忙,就会先热情地带上一些补品什么的送到他家里去,或者先请他吃饭,往往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比较好办了。在没有任何小恩小惠的情况下,要让对方答应帮忙就困难得多,也许事情就算没戏了。

“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我们送出了什么就会收回什么,给予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越吝啬,也就越会一无所有。

欲有所得,当先给予。

我们经常会在大街上碰到一些散发美容健身之类传单的年轻人,他们会热情地说:“免费体验,先去尝试。”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直接躲避开,因为我们知道免费体验过后,就该付出了。既然我们不想付出,就不愿意接受这种优惠。这也能证明负债心理的普遍存在,人们的内心都存有负债心理,拿人好处,就得回报,不想回报,最好是不拿人好处。

小牛见母牛在农民的皮鞭下汗流浃背地耕田,感到很难过,就问:“妈妈,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受苦,受人折磨呢?”

母牛一边挥汗如雨,一边无可奈何地回答说:“孩子,没办法呀,自从咱们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身不由己了,祖祖辈辈都这样啊!”

在交际中,我们主动为他人提供某些信息,为他人介绍朋友,给他人提供一定的方便,他人通常也会回报给我们类似的或者多得多的信息、朋友和方便。

同时,我们也要谨记,获得别人给自己的小恩惠,就要尽可能地回报他。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地予以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自然了。因为人家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及时地回报,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图报的人,有利于相互间的继续交往。

当然,在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反而显得生疏。但也不等于不回报,只是时间可能拖得长一些,或有机会再回报。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坐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了好处,也是暂时的,他迟早要被别人疏远、抛弃。

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使他人满足你的期待。

古希腊有一个有名的神话故事。

年轻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很喜欢雕塑,是个有名的雕刻家。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就夜以继日地工作,用自己神奇的技艺加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精心地雕刻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少女。

这个雕像实在是太美了。皮格马利翁每天都用深情爱慕的眼神呆呆地凝视她,久而久之,他竟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热切地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女。

他给少女雕像穿上美丽的长袍,拥抱她、亲吻她,真诚地期望她能感受到自己的爱。

后来皮格马利翁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就使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他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意思是,热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者达到期望者的要求。

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的一所学校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

新学期刚开始,该校的校长就对两位老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效果显示,你们两位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从全校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要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

校长热忱地凝视着他们,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老师非常高兴,感到自己受到了特别的对待和重视,感受到校长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和信任,从此更加努力教学了。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和期望,学生也从老师的眼神和言谈举止中,接收到这种暗示的信息,感到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的,就是天才,就是高智商,最主要的是感到了老师的期待。

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的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一大截。

知道结果之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将真相告诉这两位教师: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

这两位老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老师的期待,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对待他。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当我们希望别人成为我们所希望的人时,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你希望他成为什么,他很可能就会成为什么。当他有了天才的感觉,他很可能就会成为天才;当他有了英雄的感觉,他很可能就会成为英雄。

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就要尽量鼓励他们,夸奖他们,告诉他们:“你行。”在你的热切期待中,他们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总是批评他们,暗示他们“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朽木不可雕”,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会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就真的会堕落下去了。

古人说“用人不疑”。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员工发展得更好,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当然,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自己的下属,那么他的下属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难为公司创造价值。

欣赏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欣赏期待,他很可能就会按照你的意愿而变化,成为你期待中的人。

夫妻双方在结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但是结了婚才发现对方还是个“毛坯”,离自己理想中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那怎样才能把对方改造成“成品”,成为适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呢?

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暗示,用自己的期望去左右对方。鼓励对方做你希望他做的事,当他做到了,你就说他做得太好了,真是个好老公(老婆)。天长日久,他就很有可能被你改造过来。

总之,你不能要求对方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毕竟人们都是在婚姻这个学校里不断学习,从而不断进步和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期望,并让对方感到你相信他可以做到。

利用人的对比心,

诱使他接受你的要求。

有个小孩想养只宠物猫,但是考虑到家里可能不同意,于是就对爸爸妈妈说:“我好寂寞呀,没人陪我玩,给我生个小弟弟吧,好不好……”

小孩可怜巴巴地哀求着爸妈,看到爸妈否定的表情(其实,他心里早就知道),装作委屈地说:“那要不,就给我买只宠物猫吧。”

于是宠物猫就来了。

本想要让他人答应自己的小要求,却先提出大要求,从而更有利于他答应自己的小要求的心理现象,就是利用了人的对比心。人人都存在对比心。如果最初给出的是一个非常苛刻的要求,然后又提出了一个妥协的要求,即使这个要求也有些苛刻,但是对方会认为这是一个能被接受的要求。

有个妻子在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件标价800元的裙子很漂亮,想让老公给自己买。但是考虑到老公可能不同意,她于是就对老公说:“老公,我们好久没出去旅游了,最近好烦啊,不如我们去欧洲玩一趟吧,希腊、巴黎、伦敦……”

妻子看到丈夫面有难色——装作没听见般地继续看报纸(意料之中),便故作生气地说:“那要不,就给我买条裙子吧。”

于是,那件早就看中了的裙子被买回来了。

这就是利用了人本性中固有的对比心。父母觉得与其再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宠物猫更能让他们接受。丈夫觉得与其欧洲游,还不如买条裙子吧。

鲁迅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本想要让人答应自己的小要求,却先提出大要求的心理现象,就是利用了人的对比心。

学校的一名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知道后都急坏了,四处寻找,都找不到。

但是,过了几天,正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痛苦不堪的时候,学生自己安全地回来了。班主任和家长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这名学生之前所犯的错误了,只纷纷说道:“回来就好。”

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就相当于“拆屋”,是班主任和家长没办法接受的,也是不希望再发生的一种结果;学生之前犯的错误就相当于“开天窗”,虽然原来难以接受,但相对于离家出走就显得可以接受了。

心理研究者查尔迪尼等人曾做过一项被称为“导致顺从的互让过程”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对于第一组大学生,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需要两个小时,但只有1/6的学生答应了这个请求。

对于第二组大学生,研究人员首先请求他们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谢绝了。他们接着提出了一个小的要求,让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两个小时。不就两个小时嘛,太容易了!一大半学生都答应了这个请求!

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真正要求之前,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待别人拒绝之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比较小的要求来,别人答应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比如商家在卖东西的时候,假如他们的进价是100块,而他们一口要价400块,最终他们可能会以200块成交。但是假如他们直接要价200块呢?他们就很难以200块的价格卖出去。

我们想向一个朋友借钱,如果想要借1万块,我们不妨狮子大开口,先对他说,需要借10万块钱。(假如他直接借给你10万块,那可是意外的收获。)

假如他面露难色,说自己这段时间里也不方便、不宽裕,一时拿不出这么多来,那我们就可以利用他的比较心,开口说:“哪怕1万块也好呀。”

此时,在他心中,已经有了比较,从10万块下降到1万块,感觉上就好多了,貌似自己占了便宜,而且已经拒绝了10万块的要求,心里有了一定的内疚感,如果1万块都不借,也太说不过去了。

于是借1万块的预期目标实现了。

利用人的好胜心,

激发他人斗志和勇气

艾尔·史密斯曾任美国纽约州州长。一次,史密斯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铁腕人物去管理最臭名昭著的辛辛监狱,因为那里缺一名看守长。不过,管理监狱是一件棘手的事,经过几番斟酌,史密斯选定了新汉普顿的刘易斯·劳斯。

“去管理辛辛监狱怎么样?”史密斯轻松地问被召见的劳斯,“那里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去做看守长。”

劳斯大吃一惊,他知道辛辛监狱是出了名的难管,也知道这项任务的艰巨。这是一项政治任命,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前途,考虑这是否值得冒险。

史密斯见他犹豫不决,便往椅背上一靠笑道:“害怕了,年轻人?我不怪你,这本就是个困难的岗位,它需要一个重要人物来挑起担子干下去。”

这句话激起了劳斯的好胜心,他终于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并在辛辛监狱待了下去。后来,他对监狱进行了改革,帮助罪犯重新做人,成了当时最负盛名的看守长,创造了奇迹。

人人内心都有一定的好胜心,只不过在平时的生活中一般没有机会显露出来。

只要我们能够激起他人的好胜心、求胜欲,就能让其按照我们的意图去行动,让其更具责任感,发挥出更大的潜能,这对于目标的达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面这个奇迹本身,就可以说是史密斯善用好胜心创造的。

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蜀吴联手击败了魏,在这其中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合抗曹是关键的因素。

当时的情况是刘备已经被曹操打得狼狈不堪,只剩下两万人马,势单力孤,一路往江东逃跑。

曹操统一了北方,又接收了荆州,正是意气风发,势如破竹的时候,亲率水陆雄师83万,排山倒海压江而来。

孙权呢,年纪轻轻,继承父兄的基业,稳坐江东富饶之地,但是军事实力远远不够与曹操抗衡。所以他是既不想投降,但是又怕战败了后果更严重,正在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就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诸葛亮只身来到江东。他拜见孙权,先说了这样一番话:

“如今天下大乱,北方的群雄都已经被曹操收拾干净了,连荆州刘琮也已经投降了曹操,现在就只剩下将军和刘备了。”

“眼下,曹操雄兵83万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咱们光靠英雄气概是对抗不了他的。刘备刚刚又吃了败仗,将军您还是早作准备,好好想想吧。”

“如果您觉得东吴的军力能够打赢曹操,就跟他决一雌雄,要是您觉得没有这个实力,还是早点解除武装,俯首称臣,投降算了(谁都知道东吴的军力跟曹操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上,这诸葛亮明摆着要孙权投降)。”

孙权一听,心想:你原来不是要劝我跟你那个整天吃败仗的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刘备都被打成那样了,还不投降,怎么就让我投降?曹老贼83万是多,难道我就该一仗不打举白旗呀?他反问:“照你这么说,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降曹操?”

诸葛亮回答说:“瞧将军这话说的。刘备是汉室皇族的后代,那是天生的英雄呀,目前虽然遇到些困难,但是天下的壮士贤才还是源源不断地慕名前来投奔,要效犬马之劳。刘备起兵抵抗曹操,那是天命呀,至于成不成功,那是由天命决定的,怎么可以向曹贼投降!”

孙权听了这话,一时怒发冲冠:他刘备假模假样的是天命,我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坐镇江东,手下人才济济,拥兵10万,难道就该投降?曹老贼人多势众,我是有点怕打不赢,但是那又怎么样,就打这只老虎。

于是,孙权拔出宝剑,凌厉的剑光耀着他的眼睛,只听他坚定地吐出几个字:“打不赢也得打。”

此刻,第一步目标达成。诸葛亮利用孙权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性格,激得他坚决不投降,要和曹贼打这一仗。

但是关于怎么能打赢,孙权内心还是有些不踏实,他知道单靠东吴自己的力量是打不过曹操的。诸葛亮给孙权深入地分析了各方形势,指出曹操之短处,强调了孙刘的长处,最后指出:“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备之军配合,联合作战,一定会击败曹军。天时地利俱在,剩下的只看将军您的决策能力了。”这一番话打消了孙权的不安,坚定了他的信心,最终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

孙权是一个极其稳重、心思缜密的人,有着君王的心态和气度,要想劝服他谈何容易。

然而诸葛亮摸透了孙权的心理,充分利用了他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性格,激起了他的斗志,下定了誓与曹贼决一死战的决心,成功地完成了刘备交给自己的任务。可见,诸葛亮真是善于利用别人心理的高手。

第33章以心观心,洞察人性

跳出心理定势,用新眼光看待对方

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在迷宫中生活。

每天一大早,他们就起床,穿上运动鞋,跑出家门在迷宫里寻找可口的奶酪。迷宫中的路线非常复杂,经常让人迷路。有时他们能找到一些美味,有时却什么也找不到。可是他们还是快乐而勤劳地在迷宫中寻找好吃的奶酪。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特大奶酪站,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新鲜奶酪。自此以后,哼哼和唧唧就沿着特定路线来这里大吃。每天如此,开心快乐。

然而,突然有一天,当他们再次来到这里时,所有的奶酪都不见了。他们吃惊、愤怒、苦恼。

哼哼认为奶酪就在这里的某个地方,迟早会出现的,他还是每天都来到这里等着奶酪的出现,饿得虚弱不堪;而唧唧在经过了一番害怕和犹豫之后,决定作出改变,重新出发,寻找新的奶酪。经过一路探索和辛苦尝试,唧唧最终找到了另一个大大的奶酪站。

这就是心理定势和超越心理定势的不同所致。心理定势是指人们按照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去处理现在的问题。它会束缚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墨守成规。一旦条件改变,而我们不能作出改变时,就会像哼哼一样饿肚子。

定的反面是变,定势的反面就是改变。作出改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的,我们必须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就会越早享用新的美味的奶酪。

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把四只苍蝇和四只蜜蜂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使瓶底朝着窗户。

结果,蜜蜂不停地往瓶底飞,试图找到出口,直到力竭而亡;而苍蝇则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里,全部从另一端的瓶颈逃脱了。

蜜蜂基于出口就在光亮处的定势,不停地重复这个合乎逻辑的错误。而苍蝇则没有这种知识与经验的束缚,不断尝试新的方向,终于飞出囚室。

实际上,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难免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用以往的经验、认识或者惯性来解决当前的困境。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九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晒下,每个人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现在,九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等啊等,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八个幸存的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在孤岛上。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扑进了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也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后来人们化验这里的水发现,这儿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海水”实际上全是可口的泉水。

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这是基本“常识”。因此,八名船员被渴死了。正是所谓的经验——这种心理定势害死了他们。而第九名船员则由于敢于突破心理定势,才赢得了最后的生存的机会。

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定势就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做思维定势。

不过,有句古话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老眼光看人常失之偏颇。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在鲁肃死后继任都督,击败蜀国大将关羽,为夺取荆州立下了大功。

吕蒙本是个武将,不读书,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认为他只有勇力,是一介武夫,很是轻视他。后来,当鲁肃再次见到他时,看到他和以前完全不同了,谈起军事问题,很有见地,非常惊异。鲁肃感叹地说:“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但当刮目相看。”

永远不要以老眼光去看待别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甚至变化很大。而这也警惕我们要常学习常进步,免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提升自己。你这样做,别人也一样会这样做。所以,打开心门,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正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所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当我们第二次涉水时,不论是我们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以前不同了。

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只要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不论是你我还是他,都与以前不同。

一个“坏孩子”“问题少年”“不良少年”不会总是往坏的、不良的、有问题的方向发展。一个曾经一事无成的人,也许会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一个曾经学习不好的学生,很可能在下次考试中就能考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要因他的富贵权势而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也不要因他的卑微穷困而歧视他、瞧不起他,甚至给他难堪。须知,富豪也会变乞丐,小人物也终有出头日。

我们要平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断发现他们的变化,用新眼光去看待他们。

利用投射心理,洞悉他人心境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里借千斤顶。可是他又有许多担心,在路上,他不停地想:“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该怎么办?”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一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去你的吧,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主人一下子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就“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人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是多么可笑,其实人家未必像你想的那样。在心理学上,那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加给对方的现象,叫做“投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投射心理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倾向。

可知你不是别人,别人不是你,你怎知别人与你有同样的感受、想法和意愿,别人又怎知你是如此这般所想。《庄子》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濠梁之辩”的故事。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是鱼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鱼的快乐,但是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却是可以确定的。”

正是由于投射心理的存在,我们就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出这个人的真实意图和心境。

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和得道高僧佛印是多年好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