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3 章(2/2)

打人的三姑娘被训,王嬷嬷就怕这事最后牵扯到她们姑娘身上来。大夫人不能跟老太太顶嘴,她至少能迁怒到跟七姑娘一母同胞的姑娘身上,当长辈的要给小辈定罪,随便找个理由就行。

钟萃也愁啊。

明天去请安,那是鸿门宴呢。

钟萃有些食不下咽的吃过了夕食,又自己想通了,平静的朝王嬷嬷说:“嬷嬷,三少爷那边的东西可有带回来?”

王嬷嬷这才想起,从胸前拿出一本藏好的书来:“姑娘,你跟三少爷买书做什么?”

三少爷是府上的庶子,庶子的待遇可比庶女的待遇好上太多,至少他们能去书院里上学呢,只是开销比不得嫡子们,经常需要节省花销,就有了庶子女们不成文的捎带。

钟萃她们想要从府外带东西,就付钱托他们带回来。

这一本启蒙书记,足足二两银子。

“看啊。”

买书来做什么,当然是看啊。

王嬷嬷的思想是大部分女性的思想,觉得女人能认几个字就足够了,读书认字,建功立业那是男人干的事,“看书有什么用。”

钟萃想了想:“学知识。”

钟萃暴毙后的那些年,有时候听人高谈阔论,说书里有金屋美玉,再深的她不懂,但她也想瞧一瞧。

上辈子她入宫后,因为出身,宫里的娘娘们都看不上她,不跟她往来,钟萃曾经听到过她们在背地里笑话她,说她目不识丁,是个文盲。

钟萃不想再背一个文盲的名头了。

也不想传下去,叫下一辈顶个小文盲的称呼。

她要学知识,见金屋美玉懂道理,钟萃捧着书,心里很激动,她缓缓打开,渐渐脸庞僵硬起来。

芸香也跟着看,但她大字不识,看姑娘一直盯着一页纸,给钟萃倒了杯热水,问道:“姑娘,你怎么不翻页啊?”

“那上边讲的是什么?”

钟萃抿着嘴。

只是第一页,她有一大半字都不认识。

钟萃性子怯懦胆小,但心里认定了一件事就十分坚持,捧着书钻研到夜深。

芸香已经进来看过两回了,劝道:“姑娘,明日一早要去正院给大夫人请安呢。”

钟萃终于放下书籍,由着芸香替她捏好被角,熄了烛火。

*

承明宫中,成帝还在挑灯批阅奏折。宫中烛火跳动,伺候的宫人们低眉垂眼,进退有度,这是帝王接见朝臣,处置朝中大事之地,历经三代,越发显得宫殿恢弘庄严,叫人丝毫升不起亵渎之心。

成帝即位九年,如今还不到而立,剑眉星眸,五官深邃,周身气势摄人,他放下手中奏折,朝殿外轻瞥一眼,声音醇厚响起:“几时了?”

大总管杨培尖细的声音回话:“回陛下,快子时了。”杨培是成帝心腹大总管,一听成帝问话,便猜到了:“陛下可要安歇了?”

闻成帝闻衍出生便是中宫嫡子,八岁被立为皇太子,一十八登基,诛杀兄弟四人,手段凌厉,不留情面,身边伺候的宫人决不敢替他拿主意,多问上一句要不要临幸后宫的。

成帝不爱美色,如今宫中的嫔妃也只是先帝赐下的诸位太子府旧人,以薛淑妃和董贤妃为首,中宫后位空悬至今,今年,成帝终于松口纳新人入后宫。

闻衍不打算踏入后宫,照旧在承明殿安歇,闭上眼稍歇,由着宫人们替他更衣时问道:“后宫可还好?”

杨培脸上犹豫:“后宫无事,只今日淑妃和贤妃两位娘娘联袂来过,似是想知道陛下的喜好,以便选出合意的宫妃来。”

选秀由薛淑妃和董贤妃负责,什么想知道陛下的喜好和条件,不过是一个借口,闻衍许久不踏入后宫,她们坐不住了。后宫的嫔妃可没有这样大方,会替陛下选择出一个完全合意的人出来的。

闻衍听到“合意”两个字,脸上冷下来几分。

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合意的人出现。

在他心中,能配得上中宫,坐在皇后宝座上,完全合乎他心意的人,首先必须要才高八斗,出口成章,七步做诗。

如今后宫这些女子的文章,他多看一眼都觉得脏了眼。

酸言酸语,无病呻吟。

他沉声开口:“告诉她们,按规矩来就行。”

翌日,天不过蒙蒙亮,秋水院里已经传来了动静。

钟萃修养了多日,今日一早要给老太太和大夫人请安,她不敢耽搁了,换上了昨日挑好的衣裙,由着芸香替她挽了发,头上插了两支珠钗绒花,吃了两块糕点垫了垫,眼看到时辰了,钟萃带着芸香匆匆朝正院去。

路上,不断的有丫头婆子给她们开道,注视着她们主仆两个,那目光复杂中带着一些怜悯,彷佛是恭送她们踏入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