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33(1/2)

大胜吐蕃的消息传来,英国公李钊率领大军踏上归途,不日便可抵达长安。

大军归来之日,李珉率领百官亲自到肃义门迎接。

当晚的庆功宴上,八十岁高龄的李钊突然倒地不起。李珉急忙宣太医为其诊治。

“英国公年事已高,这场仗打的辛苦,怕是缓不过来了。若非提着一口气向陛下复命,大概也不会坚持到现在。”太医所言,令人惋惜。

李钊去世后,李珉辍朝三日,亲自为英国公书写墓碑,还下令让百官去国公府吊丧。

沈太后听凌霄说完这些,笑着说:“陛下如今处理国事,竟然也如此得心应手了。英国公的爵位,陛下说让谁承袭了吗?”

“英国公的独子英年早逝,唯一的承袭人是他的孙子李素义。陛下亲自接见李素义,还让他担任荆州刺史,守丧期满才去上任。”

“他倒是会收买人心。”沈太后又问,“齐放呢?”

“先锋大将齐放?英国公去的突然,陛下还没顾上封赏,可能要等丧期结束再做安排。”凌霄只是猜测,并不确定。

当初商议出兵吐蕃时,朝臣大多愿意求和。除了李钊外,只有齐放主动请求随军出征,李珉会疑心齐放是她的人也不奇怪。这次李珉没有大加封赏齐放,对太后来说,并不是件坏事,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道。

比起齐放,李珉似乎更看重李素义。也许是因为李家世代忠贞的威望在那里摆着,子孙后代的为人更为可信。可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子孙不肖,时常有之,不可一概而论。

“太后,该喝药了。”柳晏儿端着托盘走进来。

沈太后一听“喝药”二字,眉心紧皱,“怎么还要喝药?都喝了十多天了。”

“太医说,太后身子虚,得多进补。”柳晏儿从凌霄身边经过,凌霄顺势向太后行礼告辞。

“进补的话,食补也可以,为什么非要喝这苦药汤子?”沈太后嫌弃的将碗推远,“你最近伺候朕辛苦,赏给你了。”

“这是太医专门为太后开的药方,我怎么能乱吃?我问过太医院了,今日是最后一剂,太后快喝了吧。”

柳晏儿把碗端到太后面前,太后一脸不情愿地接过去,说:“起风了,你去把窗户关上。”

柳晏儿应了一声,转身去关窗。沈太后趁她不注意,将药倒进桌上的茶壶里。等柳晏儿回来,只看见她捧着喝尽的药碗,擦了擦嘴。

“这不是喝的挺快嘛!”

沈太后心虚的把碗交给柳晏儿,转移话题道:“等会儿我想去汤池宫沐浴,你让她们去准备吧。”

“好,我这就去。”

柳晏儿以前没替太后准备过洗浴的东西,第一次上手就出了岔子。她在汤池宫清点衣物时,太后的贴身婢女突然说,少了一件更换的里衣。

这事其实也不大,太后才进去,随便找个宫女回去拿也来得及。

“我回去拿。太后要是问起来,说我一会儿就来。”柳晏儿脚步飞快的离开。

沈太后一个人在偌大的汤池里泡着,半天不见柳晏儿进来,等的甚是无聊。自从有了柳晏儿,她便不喜欢宫女在旁边侍候,每次都打发她们去做别的事。

屏风后面忽然传来声响,沈太后闭着眼睛抿嘴一笑。来就来吧,还躲躲藏藏的。

感觉到身后窥视的目光,沈太后感觉背后一阵灼热,她回头看去,来人竟不是柳晏儿。

“你,你怎么在这儿?”沈太后惊慌失措地问。

李珉打量着沈太后沾着水珠的白皙脖颈,果然亲眼所见和梦中臆想大不相同,他紧张的喉头一动。

“儿臣给母后请安。”李珉不紧不慢的行礼道。

“出去!”沈太后不怒自威道。

李珉绕着汤池边走边说:“母后不必紧张,儿臣只是碰巧路过,得知母后在这里,想着今日还没向母后问安,便擅自进来了。”

沈太后看出端倪,笑道:“朕以前怎么没发现,你竟有这份心思?”

“儿臣对母后一向敬重,近日却总是梦见母后年轻时的样子。起初儿臣不解,直到今日方才得知,原来儿臣是倾慕您。”李珉说的恳切,若非对面是他的嫡母,倒真像是对心爱之人表露心声一般。

沈太后冷冷地说道:“朕念你年少无知,今日胡言便当做没有发生,你走吧。”

“母后只要知道我的心意便可,我们来日方长。”李珉是趁宫女不注意进来的,他说完这些话就走了。

柳晏儿取完衣服回来,见太后一人坐在汤池中出神,走过去问:“想什么呢?”

没想到这么一句话,竟把太后吓得一惊。

“你去哪儿了?”太后惊魂未定,却笑着问她。

柳晏儿关切道:“想什么呢,这么专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