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扒灰扒出的中药(3/3)

郭新方没有扭头看江寒,直接回答:

“密陀僧,又叫没多僧、炉底。咸、辛、平、有小毒。主治:痰结胸中不散、赤白下痢、臁疮、泡疮、痔瘘等。”

墨镜老者说道:“这个药物,为什么叫炉底?是怎么来的?”

此时,中医科的大屏幕上正显示着“江寒诊室”的实时画面。

马昆作出一项规定:只要江寒在诊室,就要对中医科直播。

让得空的中医科医生们,从江寒的诊治中学到知识、得到提高。

墨镜老者向郭新方提问,大家都感到很奇怪。

马昆也赶到屏幕前,看这老头,八成是来挖郭新方的。

马昆心里不禁有些得意,中医科现在的名声起来了!

外面的医院都来挖中医科的墙角了。

只要不把江寒挖走,其他人都好说。

现在,郭新方估计他们也挖不走了。

因为只要江寒不走,郭新方等人都会待在中医科。

不管他们挖走挖不走,马昆都希望郭新方回答正确,不能让外人给小瞧了。

郭新方此时却答不出来了。

郭新方背过《本草纲目》,李时珍曾经列过一个条目,对“密陀僧”作过描述。

李时珍阐述过“密陀僧”的功能主治,但没有说这个药物是怎么来的。

郭新方没办法了,又扭头看向江寒。

江寒说道:“密陀僧,又叫炉底。这味药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扒灰扒出来的。”

扒灰?

扒灰,不就是和儿媳妇搞不正当关系吗?

《红楼梦》里说:有一次焦大喝多了,在哪胡言乱语,嘴里说着“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最后被塞了一嘴马粪。

扒灰指的是公爹和儿媳妇之间的丑事。

这和中药有什么关系?

“扒灰有一种生活化的解释:旧时候有修锅补盆的修补匠,常常选择熔点较低的西作为焊接剂,使用的时候免不了会落下些星星点点,为了节省,修补匠在空闲时间就要扒拉炉底的灰,寻找散落的锡块,锡与媳谐音,就如此寓意公公与儿媳通奸。”

不是吧,扒灰,与儿媳胡来,和密陀僧这味药有什么关系?

扒灰能扒出来密陀僧?

江寒怎么越扯越远呢?

“密陀僧并非是炉灰里的锡块,而是银铺的烧银炉底下,锡块与银生成的沉积物。”

“《本草经疏》说:密陀僧感银铜之气而结,故其味咸辛气平,有小毒。现代研究表明,密陀僧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铅。”

啪,啪,啪。

墨镜老者鼓起了掌,接着又朝江寒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