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番外七(14)(1/4)

唐怀瑾在英国,同样是学商科。唐德又不防备他,他很轻易,就能从唐德的资产状况中,摸出唐德日后的安排、打算。

而兴许是他伪装太好,到这时候,唐德还仍然把他当做一个温柔、宽容,对弟妹多有照顾的大哥。有时唐怀瑾也会想,唐德绝非糊涂的人,否则他不可能把行舟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年幼时不觉得,到眼下,以自己学到的东西,去比对唐德过往二十年的种种决策,能清晰感觉到,唐德的确有经商头脑。

在这方面,钟奕却是是他的种。而今,唐怀瑾周身,已经有人在用芭蕉推出的APP。他抱着微妙的心思,也下载来看。最后不得不承认,至少芭蕉的研发团队对大数据颇有研究,在几次点击、选择之后,后来的每一条推送,都很合自己心意。不知不觉,就在上面耗了两三小时。

这是后话。再说回唐德,唐怀瑾把自己抽出“唐德儿子”的视角,更能体会到,作为商人,唐德做的不错。可作为“父亲”,他实在算不上合格。

在“抱错”事件爆发前,唐怀瑾因为亲戚之间的流言蜚语,郁郁许久。往后这些年,唐德对两个儿子的态度,又让钟奕心冷。

于唐怀瑾来说,唐德这份“看重家人”的姿态,在过往,让自己痛苦。眼下,却值得利用。

行舟发展至今,在培训机构的本职之外,也在做颇多投资。如果硬要把这些资产拆分成三份,恐怕有些难度。但如果是在唐德退休之后,请职业经理人打理,再每年给三个孩子分红,就要简单许多。

可谢玲又吹枕边风,说怀瑾在外苦学多年,不正是为了替老爸分担工作、让唐德不那么辛劳?

对此,唐德想过许久,觉得确实如此。无论如何,怀瑾也是自家儿子。

那么换一种方式。怀瑾接触自家业务,慢慢学习。如果一切顺利,结果倒还和自己预先的设想相差无几,只是省下一份职业经理人的钱,直接付给怀瑾。

想通此节,唐德终于舒心,觉得自己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再看迅速发展起来的芭蕉,唐德又欣慰。三个孩子都长大了,除去在英国读书的怀瑜之外,剩下两个孩子,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再想到当年往事,初听到孩子抱错消息时,那个钟文栋家中瘦瘦弱弱、眼睛却很亮的孩子,心中又有一番感慨。

可惜过去几年,虽然怀瑜怀瑾不在,但钟奕也总在京市盛源,不像自己先前所想、能与自家亲近。为此,玲玲实则多有抱怨。唐德却已经能想通,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样情境里,到了年末、新春。怀瑜圣诞假期时回来过,年节时就留在英国,继续安稳上课。谢玲几年如一日,安排家中采购年货、办除夕宴,还有之后要走动那些人家。这样安排时,总要问一句钟奕怎么安排。这年,她扣上和钟奕的电话,心中怨气又一次升起来,面色不虞。恰好唐怀瑾过来,脚步一顿,问她:“妈,谁惹你生气了?”

谢玲看着唐怀瑾,神情一软,觉得这才是自己的好儿子。会关心妈妈,不像钟奕,总显得面冷、心更冷。自己是他妈妈啊,却还要和他核对日程,搞得像是外人似的。

在唐怀瑾面前,她没有说这么多。但言语之间,还是流露出不满。

唐怀瑾听了,心中微微笑了下,想:我这个弟弟,还真是“争气”。

自己四年都不太回国,也没见钟奕修复好和谢玲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