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两通电话(1/3)

专案组,警员:“没有证据链确认唐怀瑾是嫌疑人之前,我们不能给他做DNA检测,法院也不会批准。”

负责此案的领导皱眉。

警员:“咳,所以我们想了个曲线救国的办法……”还有一种可能,是当事人自愿。但如果目前的所有推论都正确,则唐怀瑾不太可能“自愿”。

这就是为难的地方:只有做完DNA检验,才能为唐怀瑾的“动机”盖个戳。然而如若没有“动机”,他们又凭什么去搜集唐怀瑾的样本、去做检测?

可在现有证据之外,是警员走访时听到的风言风语。关于唐家、钟家两个孩子的相貌,关于钟奕与唐怀瑜的“夫妻相”。如若那个已经存在于大多数警员心中的猜测被证实,那么检验结果会顺理成章,唐怀瑾对这个养育了自己的家庭的恶意超乎想象。

如果错误,那就很遗憾,说明他们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探索一个不正确的方向。还冤枉了好人——哪怕尚且什么都没做,只是在专案组诸人讨论时心照不宣。

在刑侦中,这样的“浪费”是件正常、却又很难被原谅的事。如果是其他案件,眼下,由于时间拖延,犯罪者兴许已经逍遥法外。如今的案也不例外,组中警员们慢慢有了共识。他们大约很难找到当日下药之人。

好在唐小姐安然无恙。

警员:“但唐先生之前联系,说唐小姐心理受到很大伤害,想要暂时离开国内。”事实上,会拖到现在,都是考虑到警方这边或许需要“人证”。但眼看迟迟没有进度,女儿又日益消沉,唐德终究不忍。

领导:“你之前说的,曲线救国?”

警员:“是。我们讨论之后觉得,可以先和钟奕那边透个风。”

领导拍案,“这是违纪!”

警员:“……”这就尴尬了,“头儿,是这样,其实也不全是我们凭空猜想。”

唐怀瑾先前看钟奕采访杂志,遗憾觉得,上面怎么不干脆报道详细一些、贴出钟奕的出生医院。

领导挑眉,听警员说:“他们的生日在同一天,登记的派出所也相隔很近。”每个派出所都有代码,即身份证的第15、16位数,“我们打算先去问问钟奕还留没留他的出生证明,如果丢了……就只能看他记不记得出生所在医院了。唐怀瑾这边,也会探探风。”

领导的眉毛简直能夹死一只苍蝇。

说来说去,搞得他也快信了。

可生活又不是电视剧,哪有这种巧合?

于是这天,钟奕、池珺二人分别接到一通让他们俱感意外的电话。

联系钟奕的人,无疑是专案组成员。他直白地说:“钟先生,我们现在有了一些新的线索。暂时不能给你透露,但需要你提供一些证件。”

钟奕:“……”这种口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芭蕉偷税漏税。

他配合点头,说:“好。什么证件?”

专案组成员:“出生证明。”

钟奕一顿。他原本正在办公室内批阅文件,五分钟后,就要开始一场高管会议。也就在这时,秘书拨内线过来,被钟奕挂断。

他把办公室座机话筒扣在桌面上,身体带着椅子转动,看向身后的窗子。冬日的海城,天气不算很好。一眼望去,见不到晴空,只有一层蒙蒙阴云,像是很快就要下雨。

钟奕漫不经心,想:也许是下雪呢。

思绪转到这里,自然而然想到很久以前,他与池珺刚刚确定关系,却没有更进一步发展。那时大二,两人一起留在京市。初雪来临的前一晚,池珺——

钟奕手上的钢笔轻轻转了转。

他想到与池珺过去的一点相处经历,唇边原本冷硬的弧度也和软下来。原本觉得池珺哪怕态度认真,却也只是“试试”。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池珺也在渴求他,也对他有欲望、想要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他看着那样的池珺,一手操控对方的情`欲,让池珺为自己臣服、为自己情迷意乱,再冷静抽身,看池珺无可奈何的样子。

是很好玩的小游戏。

也是对自己耐力的一大挑战。后来两人有了实质性进展,就再也没有类似光景。即便如此,钟奕仍然记得那之后第二天,窗外飘落晶莹细雪。自己起身,发觉池珺已经不在。身侧枕头还带着暖意,于是他笃定池珺刚刚离开。这样推开卧室门,见到池珺站在客厅落地窗前。手放在玻璃上,怔怔看窗外雪花。大约是听到声音,池珺回头看他,唇边还带着点笑,说:“钟奕,下雪了。”

他还没有换上出门正装,身上是很居家的睡衣。头发有点乱七八糟的翘着,眼睛弯起,颊边的梨涡很甜,像是盛着一汪蜜酿。

钟奕想:当时,我是什么心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