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唐怀瑾(1/4)

十八岁生日那天,唐怀瑾做了一件自己想过许久、却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的事。

他找到一家DNA鉴定机构。送进去的,是自己与谢玲的样本。

从小到大,听过多次谢玲讲她怀孕辛苦。验出是双胞胎时,又有多少欣喜、多少忧虑。那时候,她与丈夫刚从乡下出来。虽然国家宣传多年计划生育、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但在他们的观念里,仍然是多子多福。现在,一胎就能得两个小孩,谢玲自然高兴。

但也有衍生问题:两个孩子,自家养得起吗?

谢玲对着儿女忆苦思甜,说:“当初,和我一个病房的,是个城里的孕妇。咱们家还住着租来的小破房,他们已经在市区买好房子。我看着那边的小孩儿,都是刚出生,像是小猴子似的。就觉得吧,可能过上两年,你们会成为不太一样的样子。”

城里小孩儿白净,乡下孩子则脸上两块高原红、身上一堆污渍。平时没有玩具,只能在家门口抓沙子。

谢玲:“我有个朋友,那时候,她小孩已经三岁了。我怀孕前去看她,她要干活儿,就由婆婆看孩子。小东西就在门口坐着,抓一把土,往头上扔,还乐呵呵。你们出生之后,我一直想到那个画面。”

然后寝食难安。

谢玲:“当初啊,没钱给你和怀瑜买新衣服。又发愁,之前借来的旧衣服可能不够用。邻床就不一样了,他们所有东西都是新的。我想着奶不够,就往里掺米糊。他们呢,孕妇奶不够,就干脆给小孩儿喂奶粉。哦,不止小孩儿,孕妇也有专门的奶粉。你们不知道啊,我当时,有多羡慕。”

她说到这里时,唐怀瑜会握住她的手,说:“妈,都过去了。”

唐怀瑾则会若有所思。他不记得自己是哪天第一次冒出那个念头:所有人都说我和这家子长得不像。如果我真的……不是这家的小孩儿呢?

但随着唐家的家境一天天好转,唐怀瑾十几岁时可以踩着所有人都羡慕的AJ上学。这样的疑惑,慢慢被他埋在心里。

原因是:一开始觉得“抱错”,是因为讲起曾经时,谢玲言语里的一丝艳羡太真切。唐怀瑾不由觉得,如果谢玲想让自己亲生小孩儿“享福”,没准会把两个孩子——在襁褓中的自己,与另一个命运调换的小孩儿——互换。

但成长过程中,唐怀瑾必须承认,谢玲对自己与唐怀瑜一视同仁。某种程度上,她有点“重男轻女”,于是便对唐怀瑾更加体贴关怀。

再说了。

哪怕是谢玲话语中那个会给婴儿和孕妇一起买奶粉补充营养、婴儿所有衣服被褥都是新的的家庭,能有唐家现在的家境?

唐怀瑾决定不再去想。

他家里,父亲一心工作,但仍然关心家人;

母亲难免唠叨,但真心替一双儿女考虑,送他们学各种东西,将他们当做精神上的安慰剂;

妹妹……唐怀瑜从小,就是个不太爱说话,有点敏感,又很体贴的小孩儿。最初,唐怀瑾没觉得这样的妹妹有多珍惜。但见多了别家的混世魔王,就也感慨:还是我家妹妹好。

嗯,他家的。

他是唐怀瑾。

谢玲和唐德的儿子。还有个双胞胎妹妹,小小年纪,就出落得亭亭玉立。唐怀瑾会与家人玩笑,说:“以后谁要娶怀瑜,必须过我这关。”

唐怀瑜羞赧、轻轻锤他,说:“哥,你说这些做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