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是试探吗(1/3)

池珺事后才知道钟奕去玻璃厂参观的消息。

“我真没想到,”食堂里,池珺看着自己的冒菜叹气,“这么快,就要面临被挖墙脚的风险。”原先觉得,好歹要等几年后,钟奕才会接触到别家公司的HR,谈谈他若愿意离开盛源,就能得到什么待遇。

钟奕和他开玩笑,提醒他:“不止你,咱们院都要被挖墙脚。”钟奕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在年级前列,正好满足转院标准。那位主管老师在知道这点之后,对钟奕撒饵的表示更多了些。

池珺倒是有点好奇了:“我觉得他开的条件很不错啊,你为什么不答应?”既然钟奕可以走科研这条路,能更加轻松——也不对,和人打交道的费脑与面对一屋子化学制品的费脑完全不在一个维度,无法比较。

池珺纠正自己的看法:总归,钟奕明明可以走一条更加直观的、通往成功的路线。

他怎么就愿意在自己这里一条路走到黑呢。

在池珺看来,钟奕并非真的毫无触动,否则何必答应那位老师的邀请,去玻璃厂参观。

他需要知道,自己开出的条件,对钟奕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

两人说是朋友,未来要互帮互助,但做事不能全靠“感情”。

这两个字最靠不住。池珺回顾自己短短十八年的人生经历,对此深有体会。

钟奕没料到,这么点时间,池珺就想了许多。

他简短地回答:“有些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这是解释配方的事,“我还是更喜欢当一个商人。”

池珺笑了下,有意无意,说:“话说回来,那位张老师应该很惊讶吧,他要花那么长时间才能搞一个配方,”动辄两三年,“你一个月就能做出来。”

钟奕看着对面的年轻人,想从对方弯弯的、毫无探究之意的眼睛里,看出池珺说这句话时的真正想法。

是他多心了吗?

总觉得池珺是在试探什么。

但重生这种事太过于虚无缥缈,是钟奕最大的秘密。池珺不可能想到这个。

那么剩下的,只有——

钟奕从容地夹了一筷子鱼豆腐,回答:“是吧,运气很重要。我改论文的时候,才听张老师说,那个配方因为一直在美国有成熟产业链,国内进口很方便,所以一直没什么人做替代品研究。我算是误打误撞。”

池珺恍然,笑道:“这样啊,算是利国利民?”

钟奕想了想,承认:“的确会对国内相关市场的价格有一定影响。”

池珺感慨:“比我原先以为的要厉害很多啊。啊,我忘了给阿姨说不要放虾,”他看看自己的碗,有点苦恼,“之前也没听说,冒菜里能放这个。”结果他大意失荆州。

钟奕很自然,说:“夹给我?”

池珺笑道:“谢啦。”

先前的话题告一段落,两人很快说起其他。

池珺把碗里的虾一个个夹到钟奕碗里,听对方问自己:“你不喜欢吃海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