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改姓(1/2)

不说渤海国之事未完,        便是国内也不是完全风平浪静。林棠前两日还在家门口打发走了一个南安郡王府的管家,不知他们还会出什么招数。

皇上选择不在此时兴起新事物,林棠非常理解。

她担心的是,        就算内忧外患被妥善解决了,皇上也不会支持开展建设国营纺织厂,或者皇上支持,        朝堂上却有反对的声音。

新式纺织机和抽丝机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凭空出现太过巨大的财富也会让人心浮动。

确实,纺织机和抽丝机是好东西,        可它们不似新式火·器一般,既然是兵之重器,        理所当然归皇家和朝廷所有,        且制造兵器需要财富,做出来的兵器也并不会直接创造财富。

每年少则提供数十万,        多则能带来数百万上千万利润的纺织厂是该开,        可要怎么开?是归朝廷六部中哪个部门管,        还是新设一处去管理?这样的肥差交到谁手里,        才会让大部分人心服口服?江南已有江苏、浙江两处织造,        是否应该与新纺织厂合并管理?

制作纺织机和抽丝机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工艺水准,        一旦开办工厂,两样机器流到民间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民间商人得到了两样机器,        也开办了工厂,        朝廷能阻止吗?如果允许民间也用此获利,        税收又该如何计算?

大周习俗,        若要使用人力大多还是倾向于买卖人口而非雇佣,林棠是想让社会发展进步,并不想让“包身工”的悲剧穿越时空,        重现在这片土地上。

她想看到“工人”,而不是“新式奴隶”。

而且林棠自认在销售上小有所成,但在这个时代,对外的贸易往来更多属于外交方面,而大周内部的商业模式也和现代完全不一样,只能说有共通之处。

知道有困难就去解决,不过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应下皇上让她先把图纸保管好,不许现于人前的话,林棠便请求皇上允许她让她府里的女官先拟出几个方案来,以备将来会用。

皇帝允了。

林棠又请求增加她府内女官人数,或提高她府内女官品级。

皇上笑问:“你想再添几个人,给她们升到什么品级?”

林棠只求增加一正六品长史之位,皇上想了想,又给她添了两员九品女史,看着她笑道:“多几个人,你想做什么也方便些。”

有一瞬间,林棠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千里马遇伯乐”,又是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

她当然不会为了皇权献身,不过被人赏识信任的感觉确实不错。

回到家里,林棠立刻召集所有女官到清安堂。

她升薛宝钗、王熙凤为正六品长史,升姚曦、甄英莲为正七品少史,另升曹雪、柏清秋两人为九品女史。还空置九品女史两员无人。

她又命薛宝钗将一应手续文件准备好,明日送往户部。

葛女史和常女史虽未得晋升,每人也多发半年的年例。

一时清宁侯府内又是一片称颂皇恩之声,并都感谢林棠之恩。

王熙凤笑道:“哎呦呦,这一年薛长史跟着侯爷在外辛苦,我是在家里没事儿享福的,竟也能有今日?”

林棠笑道:“我不在家,都是你带着她们操持一府上下,把大小事治办得整整齐齐,怎么不辛苦?快别自谦了。再说我升了官,难道替我出门交际的‘王太太’还只有七品?也不像样。你若心里过不去,今儿晚上你请,如何?”

王熙凤忙笑说:“这很应该!只是我少不得要借侯爷的地方儿。”

林棠笑道:“整个园子随你去用。”

王熙凤便命:“小红,往我屋里拿二百两银子来,交给厨上,说一会儿我送菜单去,照单子上只在荷风亭、绿漪亭上各摆三桌席,单请侯爷、县君和诸位女官、娘子、姑娘、管家嬷嬷们。再置办八桌寻常一等的席面,送与女医院那边儿去,再四十桌一等席面,送给禁卫老爷们,咱们府上的人再有三十桌,请几位管家带人坐。让厨上不要存心替我省钱,体面才好。”

林棠笑道:“瞧瞧,这官儿也不是那么好升的,我一句话,倒让你把这一年的俸禄都去了!”

在朝正六品官员的俸禄正是一年二百两,众人想了一回,都觉得有意思,又都笑了。

林棠笑道:“我也不厚此薄彼,今儿你请,明儿让薛长史请,让你两个都破费一回,就算热闹完了,府里再不大办了。你们私下再怎么请,我也不管了。只一句话,不许吃多了酒误事。不然,耽误了差事,再把好容易升上去的官儿弄丢了,那可亏不亏?”

薛宝钗忙起来,转至王熙凤身边,笑说:“好姐姐,你今儿悠着些儿,别弄得太齐全了,不然明儿我请,再缺东少西的,岂不丢人?”

王熙凤明知她并不为请客这点子小事为难,不过逗趣儿,便笑道:“嗐,这有什么。你怕办不好,把二百两银子拿来给我,明儿我替你置办,有那剩的我就留下了。你也不用不好意思,这么一来,我又得了银子,又让你承了情儿,她们还都得谢我,岂不三下里我都得了好处?”

趁着热闹,薛宝钗当真让人取了二百两银子来,亲手拿给王熙凤。

一斤十六两,二百两银子就是十二三斤。

王熙凤看薛宝钗捧着匣子过来,还没接便已觉得手上发沉。

她忙站起来,笑说:“我的好妹妹,算我无礼,请你就直接放在几上罢,别放到我手里了。万一我一个没拿稳打了,那不是闹笑话了?”

薛宝钗果真把匣子放在几上,笑道:“凤姐姐这一年一定荒疏了习武,没去见过几回梅先生,不然怎么连二百两银子都拿不住?”

梅先生恰也在屋里,听了笑道:“去年王长史共来上了三十二次课,今年大年初一到现在,王长史一共来了九次,还都是被巧姑娘拽着来的。匀下来一个月倒有一次多了。”

王熙凤忙对梅先生赔笑,又去看林棠。

林棠笑道:“这半年九次也太少了,不说一旬九次,一个月九次也不多。凤姐姐,你不好生保养身子,若过几年撑不住病倒了……”

王熙凤忙道:“侯爷,我明儿就去,明儿一定去。以后至少三天去一回。”

再说笑几句,林棠便命都散了,只留薛宝钗有话。

前年刚开府时,林棠没有让王熙凤和薛宝钗中的任何一人任正六品长史,一是因她二人是亲表姐妹,又都是王子腾的晚辈,若让她们一人为正六品,一人为正七品,便难免有互相关系过密,损害林棠利益之忧,二则只有一个正六品长史之位,自然是先各自任职一两年后,有能者居之。

现王子腾被远远贬到广东,与京中往来通信都要半年,将近两年过去,王熙凤和薛宝钗心中都已自认是清宁侯府的女官,而非是王子腾的侄女、外甥女。两人一内一外,差事各不相干,王熙凤是掌着府内事,薛宝钗却非全然把控林棠在外的事,不过帮林棠。下面的人也都培养起来了,随时可以接替她们。

林棠也就不再吝啬,一次把两个六品长史之位都给了出去。

想让下属死心塌地,有什么比得上实打实的好处更管用?

作为清宁侯府的正堂,清安堂五间比一般的屋子都要高阔深长。

众人离去,只余林棠薛宝钗和几个丫鬟,正堂就显得空旷起来。

林棠不想在这种开放性的空间谈事,便和薛宝钗也出了清安堂,来到后面正院东厢房——也就是她在家的内书房。

两人对坐在里间临窗榻上,林棠命服侍的人出去守着。

她把纺织机抽丝机的图纸从袖中拿出来,放在中间的炕桌上。

薛宝钗拿起图纸,只扫了一眼,神情就郑重起来。

她细细的看过,小心把图纸放回桌上,问:“侯爷,这两样机器是否确实能做出来?”

“做出来不难,做出来还有上面写的功能也不难。”林棠道,“难的是……”

和薛宝钗讨论开办纺织厂会面临多少困难,每一种困难都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饭时分。

王熙凤亲自来请她二人入席,因不敢擅入,只在门外等候。

被朱琴提醒,林棠才发现太阳都偏西要落了,忙笑道:“薛长史,你把这事拟几个方案出来,此事不用急,要尽善尽美,方方面面都齐全才好。”

她算了一算时间,说:“三个月内给我草稿就好。”

林棠没有许诺薛宝钗什么,薛宝钗却敏锐的察觉到了机遇。

侯爷这是在给她机会。

这几年她看着,侯爷要做什么事就没有不成的。而新式纺织机抽丝机若运用得当,其价值必会如清宁炮燧发枪一样无可估量。

皇上看重侯爷,必然也看重这两样机器。纺织厂早晚有一天会开起来,到要办这事的时候,如果放在皇上面前的方案是她写出来的,做主管理纺织厂的又会是谁?

侯爷给了她机会,能不能抓住要看她自己了。

薛宝钗蹲下身,给林棠结结实实行了个礼。

把薛宝钗扶起来,看到她的神情,林棠就知道她已经懂了。

“我等着看大周出现第一个女皇商,女郎中的时候。”她笑道。

工部在建造清宁侯府的时候,着重参考了林棠的喜好,在府内各处都栽种了海棠树,为了不使海棠孤枝寂寞,又在各处加以四时树木花卉陪衬。因此清宁侯府的花木比京中别处公侯府上都要繁盛。

正是七月中旬,盛夏过去了一半儿,初秋却还未至,正是荷花盛开的最后一段时间。清宁侯府花园的中心有湖,名为清风湖,湖内满栽荷花,而荷风亭就在清风湖的中央,以游廊和岸上相连,坐在荷风亭里往外看,四面都是荷花,微风吹来,荷香四面。绿漪亭距离荷风亭不远,三面环水,一面背岸靠山,风吹清风湖时,绿漪亭下会荡出极漂亮的涟漪,以此得名。

王熙凤亲自奉林棠往荷风亭过来,林黛玉等已经在了。见了她来,都站起来相迎,连绿漪亭里的人也起身远远行礼。

荷风亭内摆了三桌,是林棠、林黛玉单独一桌,下首还有两桌,一桌是王熙凤这个请客的人,还有薛宝钗、刘司药、张典药、甄英莲、姚曦六人,另一桌是常女史、葛女史、曹雪、柏清秋和薛宝琴等幕宾们。

绿漪亭还有三桌,第四桌是秦可卿三春甄氏姐妹等,第五桌便是夏浓朱琴等林棠林黛玉贴身的大丫头,连带沈明淑贾巧姐等女孩儿,平儿陪着,第六桌便是严嬷嬷等几位管事嬷嬷。柳湘莲和葛女史常女史的儿子们不在里头,柳湘莲算在禁卫里了,男孩儿交给曹华等管家了。

众人坐定,王熙凤便举杯站起来,笑道:“今儿我蒙陛下的隆恩,侯爷的恩德,升了官儿,请大家同乐一场,自然该先轮流敬各位一杯,才成个礼。只是各位也知道,侯爷是最不爱这些热闹虚文的。现下虽不算晚,可明儿侯爷还要早起点卯去,我和众位身上也有差事在身,非要这么行,再轮流安席,只怕明儿谁都爬不起来了。咱们起晚了事小,若侯爷起晚了,有个不是,岂不咱们以后的富贵荣华也都没了?”

席上众人都憋着笑,林棠指着王熙凤笑道:“我可算知道了,原来你一向这么贤惠持家,并非真心实意爱我疼我,都是为了荣华富贵?”

众人大笑。王熙凤忙笑道:“哎呦,你们瞧瞧我这嘴,怎么就把真话给说出来了呢。”

葛女史笑道:“自来男子三妻四妾,哪儿一家子大小老婆全对他真心的?侯爷这还不止几个妻妾,怎么由得‘王太太’还对您一心一计?”

林棠笑道:“罢呦,这都是我‘花心’的错儿。可这也怪不得我。若不是你们一个个都是极好的,叫我谁也放不下,‘王太太’也不会吃这个醋了,是不是?”

笑了一场,王熙凤继续一开始的话:“才刚虽是玩笑,可咱们现下齐聚在这里,说笑热闹,过痛快日子,全是因为侯爷的提拔和看重。若是三年前,有人和我说我这一天正经学也没上过的妇人能做到朝廷六品官员,我只怕早就大耳刮子打过去,让他少说胡话了。”

等众人笑完,王熙凤方继续道:“可谁知道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日子,现在就成了真呢。咱们不用再伺候男人,也不用伺候他那一大家子,公公婆婆婶子妯娌大姑子小叔子——三妹妹,我可不是说你们!”

贾探春从绿漪亭里往这边笑道:“凤姐姐只管说,我们吃人嘴短,当没听见就是了!”

王熙凤无奈:“今儿我是怎么了,还没说几句话,就要把请来的一半儿人都得罪完了?”

她笑道:“以前我胆子再大,也不敢说这些话,是来了这里才发现原来女人也能过得这么痛快!就当只为了这个,我一总敬大家一杯,祝侯爷往后能顺风顺水,大展宏图,姐妹们里有志向的,也能跟着侯爷成就一番事业!我干了!”

从林棠起,荷风亭与绿漪亭席上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除年岁尚幼的孩子们,人人都干了此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