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1/4)

民间传说中,总是带着几分寻常人家的臆测在里面,将大人物的所有行为,都爱往那个情情爱爱方面牵扯。

朝中大臣们普遍认为以上猜测十分不靠谱,单就一条,这两年来,太子的行踪十分稳定,东宫,太和殿,两点一线。

上朝,商议朝政,下朝,处理朝政,中午带孩子,傍晚和孩子玩耍,从未有一日脱离这个框架,压根儿没有时间和宫外的女子厮混。

他们普遍认为。

“太子是个狠人,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不仅太子是个狠人,便是当今也不差什么,这父子二人为了杜绝外戚干政的可能,直接不立皇后,甚至不娶妻。

至于太孙的生母?

那当然是打从生下太孙后便去了呗,要不然留着做什么?将来成为太孙的掣肘吗?”

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实岁三岁,虚岁五岁的太孙殿下要入学了,满宫上下只有太孙一个孩子,满朝大儒们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发誓一定要自己的执政观念灌输给太孙。

太孙的这些老师中,有一位身份特殊之人,便是时砚那新爷爷,那位常浪迹江湖的国公爷。

“您这人也真有意思,当年我要养你们老谢家的儿子,您老人家不乐意,偏要赶回来和我爹闹脾气,说什么送出去就是送出去了,这江山往后便能润物细无声的改成我们老宗家的。

今儿我让人教导你们老谢家的孩子,您又不放心,非要跑回来自己教。您自个儿说说,您除了一身行侠仗义的功夫和一颗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心,还能有什么能教这小子的?”

说罢两人一起看向前头不远处被一群太监宫女团团围住,小声哀求的太孙。

太孙大名谢承先,小名儿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