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1/2)

时砚看到这里,忍不住想来一句:这操蛋的人生。

而时砚作为炮灰,就是在六岁这年,被男女主带着去后山游玩儿,两人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来,忘了时砚的存在,让一个六岁孩童独自在深山中过了一夜。

等住持带人去找的时候,时砚已经从悬崖上滚落,尸骨无存,作为大伯的冯子须为了遮掩这件事中男女主的痕迹,精心布置了一个打斗的场景,对外宣布时砚是夜里被敌国细作给掳走了。

事实上,时砚掉下悬崖,真的被敌国细作给捡走了,对方不知道他的身份,见他根骨不错,直接将他带回敌国,精心教导成一枚潜伏在本国的细作,执行刺杀和收集情报的任务。

时砚:草(一种植物)!

作者有话要说:时砚:作为一个正统道士,有朝一日,我竟然成了光头和尚!这如何能忍?

和尚念经

时砚被住持牵着手走在山间小路上,两人沉默不语,住持见惯了时砚沉默的样子,丝毫不觉的奇怪。

指着前边儿一颗几人合抱的大树,温声道:“阿砚,你还记得这颗树吗?你小时候跟着你父亲来寺庙看我,大伯就带你来这里玩儿,你偷偷溜到树上那个大洞里睡着,让我与你父亲一顿好找,你父亲急的差点儿报官。”

时砚心说:就是我不记得,最近半年,你每天说一遍,我也要被你给洗脑了吧。

住持见时砚不出声,牵着他的手继续往前走:“你还是不愿意开口唤人吗?我是你亲大伯,是你在这世间唯一的亲人了。

陛下让人将你送来这里,想必也是有这层考量的,并不是让你跟着大伯出家当和尚,等将来边境安宁敌国不敢再犯之日,或者你长大成人,想要下山历练之时,就能离开这里。

阿砚你是自由的,你有的选择,现在只需要每日快快乐乐长大。”

路过一个有成人膝盖深的溪流,住持将时砚抱在怀里,脚步轻松的跨过小溪,将时砚缓缓放在地上,不管自己早已湿透的裤腿,继续牵着人往前走。

时砚完全不明白佛家秃头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明明往前走几十步,就有一座小拱桥搭在小溪之上,供行人通过,放着好好地桥不走,非要这般折腾,想不通。

住持接着絮絮叨叨:“你刚被人送到大伯身边时,夜里每每从梦中惊醒,困得额头点地,却不敢入眠,大伯整夜陪着你说话,过了整整半年,情况才稍微好转。”

说着便摸摸时砚光溜溜的小脑袋,紧接着传来一阵笑声:“你也是个倔脾气,和你父亲真像。情况好转后便拎着枕头要搬出去自己住,最近夜里睡的好吗?”

时砚心说:就算以前吃得饱睡得香,从今天起怕是不行了,我现在一想起和尚念经就头疼的厉害。

小甲轻嗤一声:“组长,做和尚就要实诚一点儿,难道道士就不念经吗?木鱼又不是只有和尚会敲,你当道士的时候,敲木鱼可是又脆又响,不少同门找你探讨过经验呢!”

时砚笑而不语,没提醒小甲,这些事按理说,现在的小甲是不应该知道的。

带着时砚在山里溜达了一圈儿,感受自然之力,用了大约一个时辰,看天色不早,作为住持的大伯每日有无数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于是牵着时砚的手往回走。

后山与佛寺的交界处,只隔着一扇小小的木门,门这这边儿是一派自然风光,湖光山色,翠鸟啼鸣。另一边儿却是人间盛景,来往不断的香客与烟火气息。

在要推开门的前夕,住持突然蹲下身对时砚道:“阿砚,待会儿去找你了悟师兄可好?”

看出时砚眼里的疑惑,住持大手在时砚光溜溜的小脑袋上揉揉:“外人不知道的咱们的关系,只道你是大伯外出从山下捡来的孩子。

这大半年大伯与你寸步不离,走哪儿都带着你,不仅寺里的僧人,就连寺外的许多香客,都以为你是大伯特意寻来的继承人。

当年大伯也是这个年纪被师父带回寺里的,所以他们才会有此误会,但你终究不属于这里,将来你要下山成亲,绵延子嗣,要历经红尘万般劫难,回到属于你的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